![]()
![]()
当“明天”变成了“今天”又成为了“昨天”,再后来成为了记忆里中不再重要的“某一天”时,才会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时间推着向前走,这才是我们在真实的成长,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另一个自己。
![]()
或许有一天才发现成长除了欲望、勇气和坚强还需要沉淀。有了方向就要一心向前,但你若是个怀旧的人就难免会在空闲时想象昨日重现,而一辆有故事的老车恰恰是不可多得的催化剂。
![]()
90年代初,“桑旅”有一个通俗但却又更加形象的名字:“大屁股桑塔纳”。而“大屁股桑塔纳”比普桑大概要贵上一万多元。在国际市场上,Passat B2 Variant从1980年一直生产到了1989年年末。
![]()
桑塔纳旅行版被亲切地称之为“桑旅”,作为前辈和“有始有终”的一代“神车”。如果有人问是什么成就了“桑旅”?与三厢桑塔纳一样,“桑旅”没有在中国做“大拉皮”手术的经历,但却一直卖到了2008年,与其说是市场的认可倒不如说是没有任何一款产品能完全在认知度和性价比上取代它。
![]()
在2008年,上海大众的桑塔纳旅行版终于停产了,比原产国德国晚了整整20年。说它“常青树”也好,“老当益壮”也罢,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终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
就是这么一台把辉腾拉下水无数次的奇葩,这么一台狂占孙辈曾孙辈市场份额的老家伙,丝毫木有放过改装圈,一直都是圈子里的宠儿——尤其是当初试水失败的旅行版。
![]()
![]()
不过今天主角的主人“深蓝大儿童”在翻新改装这台老车时也经历过很多弯路,好在在饶了一大圈之后,他回归到了正确的方向。
![]()
![]()
开始翻新后,“深蓝大儿童”发现玩老车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选择老车,快乐的一面旁人都能感受到,可痛的一面更多的是这些车主们冷暖自知,有如冬天饮冻水,点滴在心头。
![]()
复刻一台经典车,总是有些孤独的,这种孤独来自各个层面,车主必须一件一件滴攒配件,毕竟老货是越来越少了,原厂的那就更难配了。![]()
![]()
从外观到内饰的改变都需要足够的细心与和谐的创意,大部分需要更换的零件;远到进口零件,近到拆车件。能找到的换,找不到的自己动手喷漆翻新,让手里的“老家伙”日益年轻了起来。
![]()
“深蓝大儿童”对这台桑旅的特殊感情代表了童年、少年的所有回忆。开着一辆老车,坐在年代感极强的驾驶室内,体会着与现代化街景反差极大的风格与情怀,这使得他能够产生“快”感,相信也是选择玩一辆老车的原因之一。
![]()
常人的用车原因是代步,偶尔将车充当成炫耀资本,而玩旧车的这群人在用车过程中又得到了什么?
![]()
你可以说他得到的是炫耀的资本,但炫耀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钱只是其中一个成本,更重要的是时间和精力,不是在赶往修车厂的路上,就是在担心出问题的途中,这是一种多么考验耐性的过程。![]()
![]()
![]()
![]()
![]()
![]()
![]()
板正的原厂线条,焕然一新的各种胶条,超低车身,复古风得钢轮毂,原始味十足的行李架……当你刚感慨完老家伙这么多年还能被修复一新时,准保会被更加复古的木质尾箱垫弄得小激动一下。
![]()
这辆车的存在至今就是一种孤独。一场聚会,20台GK5估计一条微博就可以搞定,来这一老家伙?那可就......![]()
不过,就在五一小长假期间,在廊坊的桑塔纳聚会上,来了不计其数的老家伙。我不禁又被小小的感动了一下。或许这是在桑旅问世中国几十年间唯独能一眼看到最多桑旅的镜头吧。但愿,这样的镜头在多年以后还可以看到...
![]()
![]()
![]()
在桑塔纳问世20多年之时,包括“深蓝大儿童”在内的这群老桑车主依旧能够保持队形,绝不是一般的喜欢那么简单,时光的荏苒,不只是成长,还有蜕变。不忘初心始终如一,或许这才是玩老车的最佳信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