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目前疫情防控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遭受重创的汽车业恢复如常还尚需时日,不少企业都在削减成本,剥离亏损资产。北京汽车此时却宣布,8000万收购母公司亏损资产,并启动海外扩张,有些意料之外。
3月15日晚间,北京汽车(HK:01958)发布一项关联交易公告。根据公告内容,3月13日,北京汽车与母公司北汽集团签订了一份股权转让协议:北京汽车将以人民币8059万元,购买北汽集团持有的北汽国际100%股权及北汽瑞丽24.78%股权。
其中,北汽国际100%股权(不含剥离资产)代价为人民币1元,北汽瑞丽24.78%股权代价为人民币80,593,621.82元。
翌日开盘,北京汽车高开低走,下跌7%。除了受大盘下行影响,这或许也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北京汽车这一举动心存忧虑。
上市公司借船出海
虽然对中国汽车企业而言,国际化、走出去已是老生常谈,如东风、上汽、长城、吉利、江淮等上市车企,已在国际市场摸爬滚打很多年。然而,到目前为止,北京汽车还没有独立的海外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其也希望通过此次收购,快速获得海外生产及销售资源,促进国际业务发展。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曾言:“我们必须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一条鱼如果不能从水塘游向深海,就不能进化为鲸鲨。同样一个企业如果不能走出国门,就不可能突破自己,成为真正的强者。”
具体来看,根据公告,北汽国际是北汽集团海外业务总平台,主要从事项目投资、投资管理、整车出口业务,负责北汽集团自主乘用车的海外业务开拓、国际业务生产基地和销售管理。
目前,北汽国际旗下有全资附属公司环球投资有限公司、北汽墨西哥有限公司,以及非全资附属公司北汽南非汽车有限公司。
北汽瑞丽主要从事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汽车及其零部件、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汽车租赁等业务,是北汽国际下属重要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于云南省瑞丽市中缅边境,市场定位为缅甸并辐射东南亚。
毕竟,中国最大汽车集团、出口大户上汽集团2019年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也才35万辆,占据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的三分之一。
此次北京汽车将母公司在北汽国际和北汽瑞丽的股权悉数收购,应该是想借助两家公司较为成熟的海外运营经验,更加直接地深入参与到亚非拉主要新兴市场,乃至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中。
3年扭亏是不是太乐观?
根据这项关联交易公告,北汽国际与北汽瑞丽目前的经营情况并不乐观。截至2019年9月30日,北汽国际净资产为-1.75亿元;北汽瑞丽净资产为2.5亿元。
2019年前9个月,北汽国际扣除税项及非经常项目后净利润为-1.46亿元;而北汽瑞丽同期扣除税项及非经常项目后净利润为-2154万元。
这意味着,行业遇冷时期,北京汽车用8000万元收购过来的业务,面临着超过亿元的亏损(若统计口径为2019年全年,这一亏损可能更大)。若北汽国际与北汽瑞丽的亏损情况在2020年得不到改善,将直接影响北京汽车经营业绩。
对此,北京汽车认为,经过多年筹备,北汽国际在海外已建设生产基地和搭建经销商网络,北汽瑞丽也已建设生产基地,前期建设投入基本完成。
本次交易完成后,北京汽车可以将其在国内市场的成功生产销售经验复制到海外新兴市场,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推进本公司在海外市场的扩张,使其国际化发展战略能够迅速在海外市场开展。
虽然北汽国际与北汽瑞丽现在处于亏损状态,但北京汽车预计3年左右实现两者扭亏为盈,表示看好两者的长期盈利能力。
其次,北京汽车将瑞丽作为东南亚市场桥头堡,辐射“东盟十国”,但其实东南亚市场已是日系车的天下。日系品牌多年来在当地消费者的认知中,已根深蒂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想要从中分得一杯羹并非易事。
几年来,美国汽车巨头通用和福特也相继黯然离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也不乏在此折戟者。
另外,除了北汽瑞丽生产基地,北京汽车收购的北汽国际旗下还有北汽南非、北汽墨西哥生产基地。
其中,北汽南非2018年7月首车下线,2019年已逐步转入生产运营阶段。在这里生产的汽车除在南非市场销售外,还将出口到南部非洲、欧洲和大洋洲地区。北汽墨西哥首条生产线则于2017年启动,产品可辐射至中、南美洲等地。
同期,墨西哥汽车工业协会(AMIA)/INEGI发布的数据显示,墨西哥全年汽车销量为131.8万辆,同比下降7.7%;其中乘用车销售77.46万辆,同比下降10.5%。综合乘用车和轻卡新车销量来看,排名前三的日产、通用和大众集团,合计占到市场份额的50%。
综上所述,目前来看,依托北汽国际和北汽瑞丽生产基地,北京汽车海外产能已有所保障,但同样也面临着产业遇冷(只不过相对于中国市场,销量下滑没那么严峻)、认知度不高等难题。北京汽车如何打好“出海”这张牌,让北汽国际与北汽瑞丽扭亏为盈,还是有难度的,但并非没希望。
向上&向外突围
北京汽车目前旗下有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北京品牌、福建奔驰四大板块。
根据公开信息,2018年,北京汽车去年实现合并口径收入1519.2亿元(北京现代与福建奔驰不计入合并收入报表),其中与北京奔驰相关的收入高达1354.1亿元,占据总收入近9成;而北京汽车2019年归属于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44.3亿元,其中由北京奔驰贡献的净利润近100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北京奔驰,北京汽车将面临巨额亏损。
虽然凭借北京奔驰,北京汽车的财务数据很是亮眼,但往往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事实上危机已悄然来临。
随着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放开,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北京汽车也面临着,戴姆勒要求提高合资公司北京奔驰持股比例的可能,若北京奔驰真的成为第二个“华晨宝马”,长远来看,北京汽车恐怕将会陷入盈利困境。
也正是因此,北汽集团可能感受到了危机,并于2019年发布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ARCFOX,发布北汽自主乘用车BEIJING品牌,整合旗下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产品,以调整、提振旗下自主业务板块。
对于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除了向上突破,向外扩张,也是大势所趋。不管是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宝腾等,还是长城汽车在俄罗斯投资建厂、收购通用汽车泰国工厂和印度工厂,抑或是小有成就的上汽集团2020年海外业务冲击50万辆,都在为企业生存、发展、扩张加紧布局。
思考者相关阅读: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