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0年到来的时候,一场疫情,如当头棒喝,把年初刚立下flag打回原型。
一切愿望都变得简单——活着。
![]()
“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基辛格有没有说过这话?不重要了。
事实如此。
未到春节,大家都被告知少出门,有些人却要出门远行。
钟南山院士,2003年抗击SARS的领军人士,再次临危受命,挂帅出征。更多的医护人员,也与家人告别,踏上湖北的征程。
21年前,有一篇媒体的新年献词说: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谁人不是父母的孩子?但有人,在机场与父母相拥而别,毅然奔赴前线。
![]()
有人,在家里擦去孩子的眼泪。孩子懂事,知道了危险。
![]()
也有情侣与夫妻的依依惜别。无论是衔命而来,还是志愿而去。
既然你命中有此一行,只盼你平安归来。
![]()
眼泪太多了,多到难以承受,我们也需要欢乐。
“虽然隔离衣挡住了大家的容颜,但是我希望让队友们转过身来可以‘背’感温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护士吴思容,在队友们的隔离防护服后背画上手绘作品。
湘雅医院派出142名援鄂医疗队,其中大部分都是80后、90后。
![]()
不断增长的患者人数,带来了死亡的恐惧。
一群忙碌而模糊的身影,留住了生的希望。
张定宇,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
“我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
自疫情发生以来,张定宇每天凌晨两点睡四点起,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从不曾停下脚步。
刘丽,陆军军医大学医疗队员。
![]()
除夕夜,刘丽在机场被紧急召回,驰援武汉。六天后,她的照片成了海报。她母亲看到海报才知道,刘丽到了收治病人最多的金银潭医院。
妈妈打电话给刘丽,哽咽着问:“你的脸能恢复吗?”
媒体都说,刘丽的对比海报,是“疫期最感动的一组图”。
除了挂帅的钟南山,还有已经73岁、亲临一线的李兰娟。
![]()
“国家需要我待多久,我就会待多久。”
网友们没有说中国脊梁,没有说感动中国。而说:他们是真正的“国士无双”。
更多的是,只见身影,不见面目的人。
![]()
一则在武汉方舱医院跳舞的视频引发关注,也引起了外国人的嘲笑。
![]()
美国《纽约时报》科学与健康的记者Donald McNeil评论说,如果身患肺炎,舞蹈可以帮他们肺部换气;而体力无法支持跳舞的人,或许就是已经是重症患者。这是很聪明的做法。
![]()
中国患者在微笑,不是蔑视病毒,而是对生命的乐观。
一段“病人跟医生探讨伙食问题”的视频在网上传播。病人原本还一本正经地跟护士小姐姐探讨盒饭的种类,说着说着却画风突变,一边围观的阿姨都被这个“严肃”的话题逗笑了。
热干面、武大的樱花……北京医疗队的肖汉是武汉人。每年过年回家,最想的却是清炒红菜薹和排骨藕汤。在北京医疗队驰援武汉的第49天。春已至,花已开。肖汉医生在镜头前讲述美丽的乡愁。
唐朝人说,烟花三月下扬州。现在的三月,是人山人海,又念念不忘武大樱花。
“何时能看樱花?”大家想看樱花,这话背后的意味却是:武汉疫情何时结束
人民网,央视,各大媒体和直播平台,都开启了网上看樱花的直播。一解大家的乡愁。
![]()
虽然疫情仍未结束。
方舱已迎来的休舱,第一批援鄂医护人员已经返回家乡。
我们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也看到了“衣锦还乡”。
![]()
当你们归来,摘掉口罩,我们一起迎接春暖花开。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武汉当哭,送你们回家。
家乡当哭,为你们阻止了病情的蔓延。
湖北是感恩的,襄阳的所有A级景区和25家星级酒店,对援助的医护人员终身免费。
中国人是感恩的。一群勇敢的人。感谢你们。
疫情期间,途虎养车帮能做的,是向全国疫情一线提供车辆救援,做你们抗疫的保障。
你们曾护我们生命安全,归来之后,让我们护你车辆安全。
途虎养车向援鄂医生,千万医护人员提供免费车辆保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