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拿到苹果10亿美金的投资,又令各方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不过看到这则消息时,我真的没有想过诸如“两家企业的战略愿景是否合情合理”,以及“打车软件市场未来如何演变”等对大势预判的问题,当时脑海蹦出的第一个问号是:打车软件的盛行是否暗示着人们开始厌倦上下班开车?我承认,在这个问号蹦出来很长一会儿,我才将省钱、节约社会资源等宏大命题与打车软件挂上钩。
现在想起,几年前拥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车子是那么令人亢奋,几乎每天有事没事都会开出去兜圈,甚至到隔壁小区的发小家串个门都巴不得开车过去。车子提供的极大便利性和驾驶快感让我近乎痴狂,然而,这几年被魔都的拥堵路况折磨的已经让我患上轻度路怒症,尤其是上下班开车,真有些厌倦了。

不过大家一定要注意我的措辞,我说的厌倦是上下班开车厌倦,如果周末假期让我下个赛道或者带上三五好友和家人出去兜风,内心的满腔激情还是很容易被唤起的。
也许在小城市中,车子确实是从 A点到 B点最方便的通勤工具(现在一些小城市也因为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出现拥堵路况了),因为公共交通不见得有多方便。但对于在北上广深的上班族来说,其实地铁才是最便捷的交通工具。然而,很多人宁愿在高峰期塞车等在路上也不愿乘坐地铁,我想大抵是因为地铁车厢太过拥挤,很多人也受不了车厢韭菜鸡蛋饼的味道,不愿面对乱糟糟的人群――还是在自己密闭的小车厢里有安全感。
这些也许都是原因,换位思考我也有点受不了在地铁车厢被挤成肉夹馍。但打车软件,尤其是拼车软件的日渐兴盛,真的让我几乎放弃了上下班自己开车的念头――费用只有出租车的三分之一,上门接送,没睡醒还可以惬意地打个盹,不用担心抢不到车位,也可以省去停车费,剐蹭之类的担心更是没必要,除了不是自己开车,车子的其他便利性一点都没有减少,实在让我想不出为何还非要自己开车,在魔都的车流中左右腾挪,走走停停。
话说回来,如果通勤距离不长,挤地铁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要知道,在地铁上的十几二十分钟路程可能开车要走上个把小时,还让能否准时上班成为不可控事件。现在魔都地铁规定不许在车厢内吃东西,闻到韭菜鸡蛋饼味道的几率其实也不大了。

过去,开车关乎面子,车子就是名片,所以关于开车还是坐公共交通上下班,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国家一年有两千多万台新车卖出去,在很多城市家庭,车子已经成为最基本的代步工具,在魔都就更不用说了。一辆车跟面子还能挂上几分,其实这问题已经没有太多讨论的价值。不过,你要拿豪车说事,我也就不多说了。
至于行车乐趣,十公里的速度都开不到,哪里能体验到什么乐趣?
平时上下班开车,多数时间汽车乘坐率极低,往大了说是浪费社会资源。也许很多人会说,买一辆车只能在假期开出去,平时放着只是一大铁疙瘩,占地方还有折损,所以为了“不浪费”,哪怕厌倦开,也要吭哧吭哧开着上班去。但这么迁就车子真的对自己好吗?
日本有一项调查显示,现在的年轻人对自行车的兴趣比汽车更大,因为大城市如东京大阪等,开车停车都不方便,而公共交通又足够发达,对于他们来说,是否拥有一台车子并不重要,所以没必要买一辆车白受罪,相反日本买车的人都来自农村,因为农村交通不发达。

“钢铁侠”马斯克刚刚在沙漠测试了超级高铁的动力系统,结果仅需1.1秒就可以完成百公里加速,马斯克的计划是投入使用后,速度可以达到1000KM/H,以最快的速度从 A点到 B点。未来哪怕是长途出行,是不是也不关汽车什么事了?
现在“路怒症”病患这么多,我想厌倦上下班开车的人应该是多数吧,你呢?
周末又来了,或许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
我们只专注原创汽车内容的生产,想要变得更懂车,可以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车辙(ID:cartracks)。目前已经集聚了数十万的粉丝,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