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生活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上班族来说,选择网约车出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而滴滴在中国也基本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美团等潜在对手想要撼动其地位并不容易。
不过最近滴滴可谓麻烦不断,先是有用户反映其针对老用户故意抬高打车预估价也就是“杀熟”,最近又被曝出郑州一空姐深夜打顺风车遇害的恶性事件。接连出现的负面新闻把这家独角兽公司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空姐遇害案这几天各大媒体已经报道很多,今天来说说“杀熟”事件。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熟客即老用户可以给商家带来持续的收入和利润,本应获得比普通消费者更多的优惠。即便不给优惠,也至少和其他消费者一样同等对待。不仅没优惠反而宰老用户的行为确实让人难以接受。
被网友和媒体曝光存在杀熟现象后,已经近两年没有发过微博的滴滴总裁柳青一天之内连发两条试图予以澄清。
![]()
![]()
那滴滴现在还会不会杀熟呢?本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做了如下两组对比实验。
首先说一下实验条件,分别用苹果和安卓手机从同一出发地到同一目的地,我们先进行的是快车实验。此次实验苹果手机会员级别为白金会员,安卓手机为黄金会员,苹果高于安卓。(上图为苹果手机截屏,下图为安卓手机截屏,以下同)
![]()
![]()
![]()
![]()
可以看到,在设置了相同的起点和终点后,滴滴给出的快车预估价是一致的,都是用5元券后20元。
![]()
![]()
但当行程结束后,两者的最终车费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费用明细。
![]()
![]()
行程结束后,苹果手机比安卓手机多花了2.63元,其中里程费多出0.23元,时长费多出2.40元。时长费多算是正常,虽然同时出发,但是因为堵车,苹果手机确实比安卓手机晚到。但是同一地点上车同一地点下车,里程费却多出0.23元,让人有些看不懂。
为了进一步论证,我们返程时同样是一部苹果手机和一部安卓手机,但这次我们选择乘坐滴滴专车,并且两台车一前一后跟随行驶,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看看这次结果会怎样。这次苹果手机为不怎么使用滴滴的白银会员,安卓手机和上次实验相同,依旧为黄金会员,苹果会员级别低于安卓。
![]()
![]()
![]()
![]()
虽然起点是两家店,但这两家店位于道路两侧,直线距离不到10米,终点相同,呼叫专车后,滴滴给出的优惠前预估价也一致,均为34.3元。我们看看行程结束后是否一样。
![]()
![]()
![]()
![]()
可以看到,不算优惠,这次多花钱的变成了安卓手机,比苹果手机总车费多出0.3元。这多出的费用同样来自里程费,只不过多花钱的变成了安卓手机。
网友之前提出的不同手机相同路程预估价不同的情况,在这两次实验中都没有出现。很多用户反映的苹果手机比安卓手机费用高的问题似乎也难以验证,毕竟我们的专车实验最终多花钱的是安卓。但是两次实验最终价格都有误差却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两次多花钱的都是高级别会员,至少从这两次实验来看,“杀熟”的嫌疑是存在的。
虽然最终价格平均相差仅约为0.25元,但考虑到滴滴目前庞大的用户基数,聚沙成塔后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以2017年为例,滴滴全年订单量74.3亿单,每单抽成按30%计,74.3亿单×0.25元/单×30%=5.5725亿元。
写在最后
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服务确实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提高了社会资源利用率,并对饱受诟病的出租车行业形成了冲击迫使其提高服务质量。特别是滴滴的预估价方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司机绕路和漫天要价的情况出现,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新生事物在发展中总是会伴随各种问题,如何有效解决问题是关键。希望像滴滴一样为用户开创全新生活方式的公司也能真正顾及用户的切身利益,消除大家的疑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