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新品及时跟上,但对于国内电动皮卡的发展前景,依然存在众多制约因素。
从产品本身而言,电动皮卡同样会出现新能源车都有的通病。比如车辆成本、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等。一辆燃油车可以解决的事,却要一辆价格在3到4倍的新能源车来完成,电动皮卡的吸引力就要下降许多。
其次,作为皮卡,其本身聚集了大尺寸、大噪音等特点。随着皮卡解禁入城,更大的停车位面积可能导致公共资源紧张,也会阻碍它的发展。
从社会环境来说,皮卡如果下沉到三线以下市场,配套设施不一定能跟上。充电桩、车辆维护成本都是一道坎。
让人欣喜的是,不同国外市场的长途行使环境,我国的电动皮卡大多服役于电力、邮政、市政等部门。相对封闭的环境,也免去了消费者对于续航里程的担忧。
![]()
谈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业内人士均表示:“普及苗头虽有,但仍未全面爆发。”
去年以来,国务院和三部委先后发布文件,呼吁皮卡解禁进城,加上我国近在眼前的燃油车停售时间表,双重因素作用下,让皮卡生产商也必须考虑电动化布局。
面对现状,培育皮卡文化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车企要沉淀下来提升产品核心技术和竞争力,让电动皮卡的基础更加坚实。
![]()
对比国外的电动皮卡,国内电动皮卡市场更像一个孩童。产品质量、用户体验、市场成熟度都需要更多时间培育。庆幸的是,在电动化浪潮枪响之后,国内的玩家已经开始发力了。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