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是不是汽车爱好者、发烧友,只要你想买车,或者接触汽车比较多,可能都听过这种说法:日系车“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日系车为什么就被大家认为“轻”了?
类似这样的问题我们先来看是不是,再来问为什么,那么日系车真的比较轻吗?
![]()
为了验证日系车的整备质量如何,我们挑选了6个级别共24款车进行对比,每个级别的4款车型均挑选发动机排量接近,变速箱同为手动或自动,座位数,驱动形式尽量相同的车型进行对比,以降低误差。对比结果如下:
![]()
![]()
![]()
![]()
![]()
![]()
综合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日系车在各个细分级别中,对照德系,美系,法系,国产品牌,整备质量都没有明显差距。既然整备质量上来看,日系车不是真的轻,那么日系车“轻”的感觉是缘何而来的呢?
![]()
这方面因素最显著的就是本田,从上面6个级别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型车组的飞度和小型SUV组的缤智,中型SUV组的冠道都拥有比对手更强劲的动力。动力充沛当然容易让人感到轻,只是这种轻的感觉更准确的说是轻快。
![]()
动力响应层面另一个原因在于电子油门调教。除了本田的两款车型外,其他对照组别里的日系车在动力上并不占优势,这部分日系车能给人“轻”的感觉就很可能是因为电子油门的调教比较灵敏。
![]()
如上图,横轴代表油门踏板的开度,纵轴代表节气门的开度(这直接影响发动机动力的输出),图中左侧代表日系车比较灵敏的电子油门调教风格,当在刚起步时,轻踩油门踏板,就可以获得实际比油门踏板开度更大的发动机动力输出,车辆的起步就会感觉很轻松。这样的调教适合城市道路行驶,起步轻快有力,但中高速区间段的再加速体验就会比较差。
图中右侧则是与之相反的一种比较迟缓的电子油门调教风格,当车辆起步时,踩踏油门,发动机出力比油门踏板开度小。这种调教风格可以给一辆车在起步时带来沉稳的感觉,增加厚重感,高速行驶时进入油门踏板活跃的区间段,又会感觉动力储备比较充足,这样的调教风格就更侧重高速驾驶的体验。
![]()
日系车中的日产品牌是典型的以舒适为卖点的车型。
![]()
舒适性需要更长的悬架行程,更软的调教硬度,在成本有限的情况下,满足这些舒适性的需求必然会影响实际的操控感受,这些影响不仅体现在高速的不稳定性会更强,也包括更大幅度的侧倾,遇到路况起伏时更多的长波振动等等,总之,这些体验给人的感觉就是这辆车会有些不淡定,车身轻飘飘的。
![]()
![]()
有不少人会通过敲车身、关车门这样简单的动作来判断车辆整体用料情况,而日系车,特别是日系10来万的家用车在这方面往往会比较“节约”。所以这也就形成了感性层面的“轻”,敲起来声音单薄的翼子板,关门声音廉价的车门,用力一按就凹进去的门板,这些都成了大家口诛笔伐的证据,久而久之,日系车轻,偷工减料的罪名算是坐实了。
![]()
其实日系车这个层面的“轻”的感觉是由日本的国情决定的,日本是公认的资源匮乏国家,对资源追求物尽其用,所以日系车在做工用料上也是服从于功能性的基础上,以最节约资源的设计思路进行打造。
这部分确实有很多国内车友无法接受,甚至对日系车的品质,安全极不信任。其实只要能保证乘员的安全、车辆可靠、保障车主的使用体验,日系车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对于打着节约资源、控制成本之名,行偷工减料之实的车,无论是日系还是国产品牌,我们都不会认可。
总结:
其实我们常说的日系车“轻”,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飞度动力充沛带来的轻快;也有类似轩逸,卡罗拉这样的轿车因舒适性追求对底盘操控表现的适当取舍;还有从车身做工用料带来的主观体验……这些因素共同构成的日系车“轻”的印象背后,是日系车注重城市行驶,注重舒适,注重节约成本,不看重高速稳定性,不盲目追求用料的产品定位。这样的定位无所谓优劣,我们在选购爱车时了解清楚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爱车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