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波三折的蔚来总部
目前蔚来的总部位于上海,主要承担整车研发、制造运营、营销和服务等职能。后续总部落户合肥后,总部职能将被迁至合肥,其他职能将以子公司继续运营。蔚来当时在上海建立总部,并投资建立工厂,原本是希望在上海获取造车资质,但随着特斯拉落户上海,蔚来获取资质无望,工厂也就随即停建,之后蔚来将目光瞄准了北京。
2019年5月,蔚来对外宣布与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框架协议,获得100亿元融资金额。根据双方签订的框架协议,蔚来将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新的实体“蔚来中国”,并向“蔚来中国”注入特定的业务和资产,亦庄国投将通过其指定的投资公司或联合其他投资方对“蔚来中国”以现金方式出资人民币100亿元,以获取持有“蔚来中国”的非控股股东权益。其中的蔚来中国应该就是蔚来总部,但遗憾的是,此次合作最终不了了之。
在蔚来和北京亦庄国投的合作告吹之后,还出现一个插曲。2019年10月,有传闻称,蔚来正在与浙江湖州市吴兴区洽谈一笔超50亿元的融资合作,合作内容包括蔚来将有一个年产能为20万辆的工厂落户吴兴区。但之后吴兴区政府外宣办回应,确实和蔚来有过投资洽谈,但经过评估,认为投资风险过大,已经停止了继续洽谈。笔者猜测,缺乏造车资质很有可能是吴兴区政府认为的风险所在。
从去年的几次合作洽谈对象及此次落户合肥来看,无法从投资机构获得大额融资的蔚来,将目光已经转向了资源和实力更为丰富的地方政府或者有国资背景的公司,同时也将总部打包进入合作项目,这对于政府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车企总部落户对发展当地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促进当地的就业和税收都有很大帮助。
对于车企来说,总部落在哪里同样重要。
02
活下去之后,蔚来如何避免走向平庸
之前蔚来希望将总部落户在上海或者北京,其实不难理解,上海和北京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区域市场,而蔚来作为造车新势力自然是希望通过这种地缘影响力来博得消费者的好感。实际上,自品牌诞生以来,蔚来已经卖出的3万多辆纯电动车,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卖到了北京和上海。
消费者偏爱当地品牌在国内非常普遍。在深圳,比亚迪的车型随处可见,上海基本都是上汽的天下,而在北京,当地庞大的新能源消费需求更是将之前的北汽新能源(如今已统一BeiJing品牌之下)送上了销冠宝座。蔚来希望将总部落在上海或者北京除了看重消费市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两个城市都是国际化的大都市,对于优秀人才的招徕、国际化视野的形成及国际化品牌的塑造都能获得丰富的资源支持,蔚来目前能在品牌上跟特斯拉一较高下,正是得益于北京上海的优渥资源环境。
在品牌成立之初,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品牌的成长和塑造非常重要,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进入中国的汽车品牌尤其是豪华品牌纷纷将总部落户在上海或者北京的原因,即便是无法选择这两个城市,也会选择像广州、深圳及杭州这样的一线城市。之前一汽-大众和奥迪的市场部从长春搬到北京,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尽管合肥乃至安徽都具备非常深厚的汽车产业基础,政府也存在打造汽车产业集群的意愿,但当地消费市场和资源配置显然无法和北京上海相比并论。
笔者以为,在总部落户合肥之后,蔚来的营销重心依然会放在北京和上海,毕竟合肥目前对于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都非常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决策周期和沟通成本,而且搬迁总部也会花费不菲的费用,同时人才将是蔚来面临的另一个问题。目前汽车行业的优秀人才基本都集中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同样身处合肥的江淮汽车如今每况愈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人才流失严重,如何说服已有的员工去合肥或者在当地招徕需要的人才,将是蔚来需要面对的问题,如果没有人才支撑,那么蔚来之前的积累的品牌形象或将消失殆尽,品牌也将走向平庸,这恐怕比落户合肥还令李斌沮丧。
蔚来董事长 李斌
03
写在最好
不管怎么说,落户合肥让蔚来获得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有了活下去的基础,接下来的蔚来的首要任务仍然是提升销量增加自身的造血能力,此外它还需要思考身处安徽一隅,如何才能做回原来的自己。
图片 /来源网络
排版 /梦路
蔚来面临的多重赌局
蔚来交车10辆背后的故事
我们距离“蔚来”,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