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酷乐汽车
说起改装车这件事情
其实很多人最初考虑更换的部件
就是轮毂
确实
一套轻量化的改装轮毂
确实会让整车的操控性提升一个档次
加大尺寸的轮毂也能极大地
提高爱车的视觉效果
动辄19、20寸的大脚看上去也是相当霸气
看看下面这些精美的改装车
是不是让您口水流了一地呢?
知道上面这些车都有什么共同点么?
没错
就是他们改装的轮毂
都是同一个型号
那就是Touring Evolution 37
简称
TE37
第一款TE37是一颗15吋6.5''宽的轮毂,其重量控制在3.7kg,37因此得名。
几乎所有人都想要一套TE37装在车上,即使是欧系车主。不过你知道到底为什么TE37会如此与众不同么?各位酷乐汽车的车友们,你们看下去就知道。
我们将时光倒回到1996年,彼时RAYS正式向车友们发布了Volk TE37。
在当时貌似遥不可及的锻造轮毂,似乎只有方程式赛车才能够享用,不过RAYS通过Volk Racing系列,把这项技术带到了我们改装爱好者身边。
同时为了保证质量,坚持只在日本本土生产的TE37,让JDM粉们可以睡个好觉了。
为什么TE37这么好?
轻量化轮毂并不稀奇,如果你只在乎重量的话,其实还有很多可以选择。
不过TE37的伟大之处在于,保持轻量化的同时还能维持极高的强度与刚性。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造就了人见人爱的TE37,并且对于赛车来说,这些因素都是必须的。
轮毂的刚性越大,扭矩的传递就越好。而对于街道来说,强壮的轮毂意味着抗冲击性好,因此受到外力时也更不容易损坏。
不像其他轮毂那样含有大概20%的其他成分,TE37几乎是用全铝打造而成,而且这还不是一般的铝,A6061-T6航空铝材的特殊配方,使其经过锻造的加工工艺之后,达到既定的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抗压/抗拉强度以及疲劳强度。
多亏了RAYS幕后辛勤工作的工程师们辛勤的脑力风暴,让改装车们有了一双合适的鞋子。
和其他的铝圈相比,TE37在抗拉强度和弹性变型方面要强将近20%,这让TE37有了更少的永久性变形。这意味着使用铝材制造的轮毂不仅仅是轻量化那么简单。
根据RAYS的测算,减轻1kg的非黄载质量(例如轮毂重量轻1kg)相当于整车重量轻15kg。重要的是,铝材占比更高的TE37,不仅重量轻刚性好,而且得益于铝这种金属,良好的导热性,使得帮助刹车更好的散热成为了其副产品,也因此能提供更好的综合性能。
结构优化有一套,软件仿真大作战
在设计的最初阶段,RAYS通过复杂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判断一款轮毂除了造型精美之外,强度刚度以及安全系数都在规定范围内,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计算机仿真可以模拟出轮毂实际的受力以及变形情况,从而在产品真正制造出来之前就能找到其薄弱环节并加强,这样生产出来的轮毂才能称得上是佳作。
因为在车辆驾驶过程中,一颗轮毂的外缘,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一吨多的车重全部由轮毂那几根抓支撑),特别是在过弯的时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得外侧轮毂受到更多的重量压迫。
而在轮毂内侧,也就是没有轮辐的內缘,这个位置发生的变形将会极大的影响轮胎在弯道中的抓地力。
锻造工艺
先进的仿真、分析技术是一项利器,不过如果设计很好的产品,却没有合适的加工方法将其制造出来,那也是阴天晒被子——白搭。
幸运的是,RAYS在这方面没有任何问题。
锻造 —— 一项古老的加工工艺,将金属加热到高温后,利用巨大的压力配合锻模挤压金属毛坯,金属内部的晶粒发生再结晶,其晶粒组织变得更加紧密,所形成的高密度结构极大地增加了强度。
而这正是TE37的诞生之路,高档的赛车轮毂亦用此工法制成,其重量和强度绝非普通的铸造轮毂所能相提并论。
其实同样是锻造轮毂,但是依照不同的加工过程,还分成两种形式。
一种是锻造之后仍需机械加工,而另一种,也就是RAYS采用的,多重锻造,最终无需机床切割的精密锻造。想要知道这两种方法哪个更好,那么首先你要了解金属内部结构。
和木头一样,金属内部也有类似于纤维一样的东西,称为金属流线。流线走向越流畅,材料的质量就越高,而如果金属内部的流线,能够完整连续,并且更好地沿着金属结构(例如轮幅)的形状延续下来,其强度也就越高。
而当经过锻造后的金属,被机床进一步切割以后,其内部经过锻造所形成的金属流线断裂,金属晶粒的排列再次杂乱无章起来。
而RAYS所采用的精密锻造,轮毂是在不同的锻模中,一步一步的锻造出最终的形状,而金属流线在轮毂内部的分布也经历了一次一次的调整,最后完整连续的形成了轮辐的样子,因此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其强度大大的提高了。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RAYS自己设计了一套锻造加工设备,来完成整个锻造过程!通常加工机床只需要购买就可以,不过认真的RAYS工程师们还真是任性呢。
不得不说的是,RAYS自己造的锻压机,可以以10000吨的压力来锻压金属,日本最强的同时,也是世界之最。这样的设备可以保证高质量的产品,同时还能缩短加工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的加工过程
TE37始于一个大铝块,将其加热到470摄氏度后,采用锻造的方式均匀的施力,粗略的轮辐形状呈现了出来,万吨威力在此展现。
接着,经过数次锻压,轮辐逐渐成型,此时利用特制的夹具,将轮幅夹住并旋转,轮毂的柱状部分此时被棍子碾压成型。
随后经过热处理,硬度检测,表面加工,喷丸硬化,涂层处理,时效处理,电镀上色等工艺有序开展并最终成型。
测试
当一颗颗TE37加工出来之后,一系列的测试工作随即展开,这保证了每一颗轮毂的质量都能达到RAYS的设计要求,以至于可以完美无瑕的出现在你的EVO上。
首先,一百万次径向疲劳负载测试,可以检验出轮毂的耐久性能
随后,对旋转的轮毂试驾弯曲应力,借此来检测是否会出现裂纹或者变形的情况
装上轮胎之后,倾斜13度的载荷测试用来检测受到侧向挤压时是否漏气
然后工程师会将轮毂/轮胎组合以固定的高度和角度扔到地上,来模拟撞到马路牙子的情况
90度的冲击测试模拟轮胎压到大坑或者快速通过减速带的情况
最后,将轮毂装在转鼓上进行50万圈的综合测试
另外,RAYS还针对轮毂涂层进行测试,将产品暴露在紫外线中,以及其他复杂的方法来检查表面涂层是否有剥落,破碎或者划伤等问题。
即使JWL(日本轻合金轮毂标准)对定了一系列的测试流程以检验产品,不过RAYS采用更严格的JWL+R标准来测试每一颗TE37是否满足他们内部变态的高标准。
照片中轮毂为TE37及其衍生型号,如TE37 SL
预订轮圈通道
预订轮圈和咨询
长按上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Constantineliang
务必备注:轮圈预订+品牌+车型
*不然添加可能会很慢
目前可预订以下品牌
More
今日日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