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提这个问题,许多人并不关心。因为他的车是自动挡的,根本就没有离合器这个东西……
那在以前,甚至现在的农村和三四五线市场,手动挡还是挺多的,咱们聊聊这个问题吧。
![]()
所谓离合器,就是有离、合两种功能的一个总成。它的开关在你左脚下,就是那个离合器踏板,你踩下去,就“离”了,你放开,就“合”了。离、合的两端是什么?是发动机的输出轴和变速箱的输入轴。
这下就非常明白了,你踩下离合器踏板,发动机的动力就传递不到变速箱了;你放开离合器踏板,发动机和变速箱就接合到一起了。
最早的离合器是两片摩擦片,你放开踏板时,它们靠摩擦力结合在一起,让前后两端轴成为一体;你踩下离合器踏板时,你的脚力就分开了两者,动力当然没法传递了。
![]()
现在的离合器有很大进步了,有液压式的,有“双离合”的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作用和原理都是相同的。只不过,要么消失了,要么成了双离合,跟变速箱综合到了一起了,没有离合器踏板了,根本不用你来操纵了。
而命苦的手动挡,当然还是要离合器的。没准还是单片式的,没错,就是最传统最简单的那种。但是,有离合器的手动挡的操控感,也是非常爽的,有掌控欲的人,技术好的人,或者就是单纯喜欢手动挡的人,那就是喜欢呢。比如欧洲不少人,就是喜欢手动挡。
在拥堵的城市里,当然是自动挡开着爽和舒服。但是在人家欧美,地广人稀,不会有中国的炎热和拥堵,开着手动挡,真的很爽的。但是,架不住中国人多市场大,他们要想在中国卖车,就得多造自动挡。而AT的专利全在日本人手里,可怜的欧洲人和美国人,要么花大钱买人家的AT,要么就用双离合。双离合在拥堵的路面会过热会顿挫,还真不如手动挡,怎么也不会过热。而且,那种手脚配合之后带来的酣畅淋漓的速度,真是盖的。
其实,随着中国的高速路、国道、县道越来越好,还真是手动挡的好日子来了呢。
嗯,咱们还是说说为啥变速前要踩下离合器。
在老式汽车上,没有同步器的情况下;要先一脚离合,推到空挡,再一脚离合,推到相应的挡位。
为什么?手动变速箱,都有输出轴和输入轴。这些轴上有相应的齿轮。你变速杆变一位置,就是把相应的那组齿轮给啮合到了一起,就会变成相应的挡位;平时,你的变速箱两组齿轮啮合得好好地,高速旋转着,你硬要让他们换个伴侣来啮合,两组不一样转速的齿轮,就会打架,你就听到剌喇喇的打齿声,如果你死活硬着变速杆,牛不喝水强按头,那就会把齿轮上的齿给打掉了,再也无法啮合或者啮合不好,变速箱就废啦!
![]()
如果你踩下离合器,切断发动机动力传输,同时把挡位推到空挡,变速箱里的齿轮转速就会慢下来,然后你再推入相应挡位,两组齿轮就啮合上了。
当然这是没有同步器的情况下,如果有同步器呢?
那么,什么叫同步器呢?
![]()
同步器其实说白了就是在结合套和齿轮组上布置的摩擦片,与一般摩擦片不同的是,它的摩擦面是锥形的。这组摩擦片的作用是在直齿和圆盘的立齿相接触以前,提前进行摩擦,来将转速较大的一方的能量传递给转速较小的一方,使得转速较小的一方提升转速,达到与转速较大的一方转速同步。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正常换挡,还能起到缓冲的作用,而锥面摩擦片组的数目与材质则直接影响到了同步器性能的优劣。
操作上有什么区别呢?
装有同步器的汽车,只需要:1、踏下离合器;2、挡位退至空挡,然后推到要换的挡位;3、松开离合器。
一般情况下,当然都是,一挡升两挡,两挡升三挡依次升,甚至偶而来个二升四,一升三,问题不大,但如果你要是一挡要升四挡、五挡,那是升不上的,如果速度很低了你也没有降挡,那就会拖挡。
要注意的是:汽车在前进挡和倒挡之间换挡时,必须利用刹车在汽车停稳后才能够进行换挡松离合,否则对变速设备有损害。当然,你如果想要试试也行,大不了换个变速箱呗。
没有同步器的汽车,汽车换挡要进行下述步骤操作:1、踏下离合器;2、挡位退到空挡;3、松开离合器,然后踏下离合器;4、挡位推到要换的挡位;5、松开离合器,否则就会出现挂挡困难以及听见挂挡时的齿轮响声。
但是不论有没有同步器,你手动挡的车,换挡前都要踩下离合的。否则,分分钟剌喇喇给你听,齿轮死给你看。
![]()
好在现在的汽车,一般都有同步器了。极少看到没装同步器的,你如果看到,不妨好好研究一下,也可以收藏一下,没准能成为老爷车。
我记得我们实习时,实习车用的是嘎斯车,升挡还好,直接挂就是了,要是减挡,还要在两脚离合间加一脚油门,为什么?因为要让主动齿轮的转速也升起来,跟从动齿轮同步呀,否则会打齿轮的。而有一次减速,我没有加一脚油门,师傅非但没有骂我,还表扬了我,我也顺利地挂上了挡。为什么?因为是上坡嘛,从动齿轮本身速度也下来了呀。
想一想,懒人驱动科技发展是颠簸不破的真理。现在的汽车真是越来越好开越来越智能,越来越舒适,傻瓜都可以开了。所有我深深相信,不远的那一天,智能汽车和无人驾驶是一定会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