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周复工的第一天,就传来了一个改变今年车市格局的大消息。
2月17日,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主办机构官方宣布,根据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原定于4月21至4月30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老展馆举办的2020(第十六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AUTO CHINA 2020)延期举行。
![]()
要知道,贵为A级车展的北京车展绝对是“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风向标”。以2018年第十五届的统计数据看,北京车展共吸引观众82万人次,展示车辆1022辆、全球首发车105辆、概念车64辆、新能源车174辆。
按常规的逻辑,绝大多数的车企都会把北京车展视为今年上半年的最重头戏,重磅新车、资源预算、舆情引爆皆押宝于此。
如此的重头戏,突然延期了,且无确定的举办日期,无疑将对车市影响巨大。
接下来,车透君分析一下具体的影响面。
![]()
新车计划和传播节奏全乱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车展,北京车展延期,很多企业都将改变原定新车的亮相计划和传播节奏。
这差不多意味着上半年前几个月的几乎所有大型活动,如上市发布会、试驾会、品鉴会等,都将面临延期或取消。
![]()
这对于今年本来新车就寥寥的车企,或许影响会小一些。大不了,从原定的春季上市,搬到夏季或秋季上市。
但对于新车众多、尤其是多品牌运作的大车企,可就颇为犯愁了。
原本重磅上市新车都排兵布阵好了,谁打头炮,谁接力热度,谁收官。如今,前几个月的上市会,几乎都要cancel了。剩下的月份,若年度上市的新车数量不变,岂不是要逼得自家新车间相互“抢戏”了吗?
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法,是将今年计划要上市的新车,部分移至明年。
当然啦,对于大车企而言,有些新车是可以延缓发布的,但也有些却很难后移。
![]()
线上发布并非“万灵药”
听到这里,可能有同仁要出主意了,可以学习教育界,转为线上啊。
但事实上,汽车圈的小型推广发布会或许可以移至线上(如非重量级的改款车),但全新的重磅车型可不能这么干。
毕竟新车上市,并不只是简单地展示颜值、配置、功能与公布价格,它包含的环节还有很多,单发布会就分厂家、区域、经销店等场次,而试驾也分专业媒体、大众媒体、用户试驾等形式。
故而,重磅新车若只是举行线上发布,传播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
新车是需要展示与体验的,如果连实车长啥样都没见到,媒体该如何写新车报道和试驾报告呢?
对于图文媒体而言,或许还可以靠编辑功力,润色一下统发的官方稿件。但视频媒体咋办,难道靠官方素材而后期剪辑吗?
所以,车透君的结论很明确,线上发布会可以取代一部分,但也仅限于一小部分而已。
重磅的新车上市会,还是要等到全民战胜疫情后,实打实地选择在线下举办。
![]()
上半年销量蒙阴影
北京车展延期,影响了主机厂的上市节奏,但事实上,对于经销商的打击同样很大。
![]()
因为北京车展作为年内规模第一的大型汽车展会,正是经销商冲业绩、增销量的大好时机,而如今推迟后,自然会让经销商们的上半年销量业绩蒙上一层阴影。
经销商们的销量被斩,主机厂的销量大盘自然也会大受影响了。
![]()
部分“小厂”和新势力雪上加霜
危难时刻,考验的也是汽车厂商们的抗击打能力。
对于产销量都偏低的部分小规模车企和造车新势力而言,北京车展延期,无疑将是雪上加霜。
资金链本身就岌岌可危,没有过多预算做大力度营销推广,原本今年就打算靠着北京车展打一场翻身仗,赚点眼球、销量或口碑,以期进一步融资续命。
而现在,最后的救命稻草,或许就要“飘走了”。
![]()
下半年新车上市必扎堆
上半年前几个月的上市发布会“停摆了”,那么可以推导而出的是,待全民战胜疫情后,下半年的新车上市必然将会扎堆。
六七八月的传统淡季应该会被利用上,而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更会是排得满满当当的。
可以预判的是,今年九月十月一定会是汽车媒体们最为忙碌的时节,至于黄道吉日一天上市N款新车的纪录,想必也会被刷新。
![]()
地方车展压力大
北京车展延期了,对于一年的车展日历,尤其是地方车展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特别是年中举办的深港澳车展、重庆车展、长春车展、成都车展等等。
![]()
北京车展毕竟是第一流量车展,若延期至原本地方车展的举办月,那么该地方车展铁定要顺势延期,否则效果必然惨淡。
写在最后:
疫情当前,当下最需要的还是八个字:全民战疫,共克时艰。
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这个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在遭受着重大考验。汽车行业的产业链如此之长,产业规模如此之大,必然会深受影响。
至于北京车展延期所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更需要全行业一起团结起来,才能更好地“渡过去”。
(车透社出品,主编罗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