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下午5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在京举行线上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产销数据。
乘联会官方统计显示,2020年1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69.9万辆,同比19年1月下降21.5%,这也是自2005年乘联会零售统计以来的最低增速。
其中,今年1月环比19年12月的零售下降20.8%,其幅度也创下历年最低记录。
车市受春节和疫情“两连击”
从数据来看,1月,国内乘用车生产139.8万辆,同比下降29.0%,环比下降32.7%,由于考虑春节后生产时间充裕,因此1月的主力厂家生产相对保守。
1月厂家库存下降19万辆,较同期的厂家库存下降多出14万辆。
在新能源方面,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4.5万辆,同比下降51.3%,环比12月下降67%。其中插电混动销量1.0万辆,同比下降38%。
纯电动的批发销量3.5万辆,同比下降52%。此外,1月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2.08万辆,同比去年1月增长16%。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车友头条,1月份汽车零售受到春节因素影响最大,春节前有效销售时间仅有20天,理论上带来的零售同比损失近30%左右,经销商的订单结转能缓解一部分年初压力。
但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影响,春节期间的经销商零售基本停止,1月的零售增速低于预期。从车型来看,1月SUV零售同比下降17.1%,大众等合资SUV较强,自主的长城、奇瑞等SUV表现突出。
1月轿车零售仍同比下降23.7.%,其中豪华轿车总体持平于去年同期。从品牌来看,宝马、奔驰等豪华品牌零售同比增速5%,主流合资品牌同比下降18%,自主品牌同比下降32%。
未来两个月汽车生产不容乐观
对于未来的汽车市场,崔东树表示,2月面临突发的疫情冲击最为显著,原有的春节消费节奏全面改变,汽车
由于疫情目前仍处于攻坚阶段,为配合防控要求,切实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原定的开工时间延期1周甚至更长,很多岗位工作开启居家办公模式,但短期内生产经营难以有效恢复。
“目前看,2月12日前后的湖北以外地区疫情已经稳定,但居民出行极其谨慎,因此对2月的市场预期可能要更调低一些。
原本预计2月零售正增长的,目前看要下滑30%以上。前两月累计下滑在25%以上。”崔东树说。
崔东树认为,汽车生产的核心特征是产业链长,供应链的衔接极其重要。
在目前情况下,汽车重镇湖北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体系难以按时恢复生产,加上很多地区人员和物流难以顺利
“受疫情影响的消费者购买力和消费信心受到较大影响,给汽车流通体系带来较大打击。简单期待类似03年非典疫情下的车市爆发行情是很难实现的。”崔东树说。
但是,随着北京的新能源车放号,巨大的购车需求可能更快释放,这对2月的新能源车生产销售会有促进作用。
全年车市或加速下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对一季度车市带来短期较大的冲击,且部分消费需求难以在今年内弥补,因此对全年车市会带来一定的下行影响。
崔东树认为,如果4月疫情平稳下降,对全国乘用车市场厂家批发销量影响约110万台,拉低全年批发增速5个百分点至-5%。
零售销量损失100万台,损失近5个百分点增速至-5%。但是,车市需求危中也有机。崔东树认为,疫情会促进首购群体购车。
目前中国车市最大的问题是首购比例下降很快,对车市支撑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疫情爆发导致公共交通暂时停止运营会加大对私家车的刚需,推动无车用户购买车辆。
同时,疫情对SUV和轿车市场的销售会有一定促进作用。
此外,此前有一定库存的品牌未来可能受益较大。“在车企推迟复工的现阶段,库存成为宝贵资源,部分合资品牌由于库存较少所以在销量上会受到一定影响。
疫情会推动部分高性价比车型的销售,但对豪华车的推动效果不明显。”崔东树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