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即将取代传统燃油车是个不争的事实,传统车企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为了能在这冲击波下求存,传统车企也纷纷在新能源车研发上发力。但相对于美、日系车,甚至是国产车型的大动作频频,汽车技术近一百年都走在世界前列的德系品牌反而没什么太大的动静。但其实要说没有动静,还不如用在“偷着研发”,厚积薄发来形容更为妥当,起码奥迪是这样子的,这次,砖叔远赴德意志,来看看奥迪这个以科技为卖点的豪华品牌,到底在新能源车研发上有什么黑科技?
![]()
此次活动的主角是此前已于日内瓦车展完成全面亮相的纯电动奥迪e-tron原型车,相信有留意我们报道的砖粉们都对它的各项参数很了解了,我们先来复习一下。
![]()
![]()
如果说之前已上市的插电式车型只是过渡型车型,那么从这款e-tron开始,便开启了全新的篇章,全新的平台,全新的技术,奥迪的“新能源反击战”才刚刚开始。但我们知道,相较于性能,对于电动车,消费者更关注的往往是续航里程、充电时间和充电方式,而这次奥迪带来的技术给了我们足够的惊喜。不信?我们接下来继续看。
![]()
进入活动场地,技术人员在例行的开场白与嘘寒问暖后,说要开始介绍高压充电的相关技术,砖叔正准备拿出笔记本记录时,现场突然关灯了,接下来就发生了如下一幕。
![]()
实验室内300万伏的雷电冲击电压的产生过程,难道奥迪要用这么危险的技术进行充电?那岂不是只需一下就能充满电了?大家不用担心,这只是在演示300万伏的雷电冲击电压的产生而已。虽说没有上百万伏的充电电压,但奥迪e-tron配套的直流快充也能达到150kW,一般来说,国内的快充点充电功率在50kW以下。
![]()
这项高压充电技术现已可以投入市场使用,到2018年底,欧洲将会配备近200个这样的大功率充电站(HPC),每站配有6个充电桩。在150kW的功率下,完成80%电量的充电仅需30分钟,奥迪官方说,在长途高速的行驶过程中,每完成一段里程的行驶,30分钟的人与车休息都是一个合理的时间。150kW的快充模式并不是这项技术的终点,未来,350kW以上的充电桩将完成量产,意味着更短的充电时间。
![]()
![]()
通过奥迪对于市面上纯电动车主的使用习惯调研可知,80%的充电发生在用户的家里(欧美地区拥有私人车库比较常见),所以相对于快充而言,家庭充电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据称,购买奥迪e-tron的车主将获得普通版11kW版本的充电设备,连接到400V三相插座时的充电功率可达11kW,在230V(欧标)的插座下充电功率为2.3kW,电池最快大约8.5小时充满电;用户还可以选配22kW版本的充电设备,充电时间能降到4.5小时。
![]()
8.5小时家庭晚上常规停车时间充电,4.5小时升级版家庭式充电,30分钟长途停车休息时超快充电三者构成了这款e-tron电动车丰富的充电模式。
![]()
续航里程是目前许多消费者最关注的电动车参数,e-tron已完成WLTP测试循环中,它的锂电池可储存95kW·h的电量,能实现超过400km的续航,在日常使用中基本没什么压力。虽然在现阶段,内饰还没有最终敲定,并没有进行展示,但砖叔透过玻璃看到车内没有明显凸起,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
此前的几款奥迪插电式混动车型,均是由同款的燃油车型稍加改进而来,而这款e-tron则是采用全新的平台研发而来,电池包置于座椅底下,由36个模块(下层31+上层5)组合而成,置于前后轴之间,整体大小与一张双人床接近,这样布局的好处在于不会占用车内乘坐空间,且保证电池包拥有足够的电量。
![]()
除了电池包位置外,电池包还拥有了先进的热能交换技术,一般的电池包的水冷管道置于各个模块之间,而e-tron电池包的水冷管道置于模块底下,与模块整体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外,当受到撞击后,管道内液体并不会与电池产生干涉,可以直接排放至地上,大大提升安全性能。此外,电池包拥有三种加、散热模式,能将电池稳定在20-25℃这最佳工作温度区间内,保证电池在多种复杂工况下仍能保持在很好的工作状态。
![]()
![]()
纯电动车在可见的未来必定会成为各大车企研发的重点,许多传统车企的加入能加快这方面技术的进步,这次奥迪打出超大功率快充和多种充电方式的组合拳,能看出它发力新能源车的决心。据奥迪厂家称,这款e-tron车型将会与年内上市,未来几年,奥迪还将会接连推出10多款新能源车,包含插电式和纯电车型,砖叔会持续关注它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