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性能部门Motorsport GmbH从1972年开始就将不俗的操控以及强悍的性能赋予在每一部以M称呼的战车里,从而打下了“M”这个响亮的宝马高性能代名词。而在M部门的所有作品中,M3系列是最受欢迎而且认知度最广的车型。从最早的E30、E36、E46到E92车型,每款车型都拥有着众多拥护者;而国内最为常见的M3就是现在的第四代E92 M3。
在宝马M的字典里,操控永远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差不多”的动力,用以搭配优良的操控已达到完美而独特的驾控平衡。不过在如此优异的性能下,很多朋友还是觉得相比起竞争对手C63 AMG这样的大排量V8暴力机器而言,M3的原装动力实在是有些羸弱。难道真的是这样吗?今天的这位主角,或许它会给您以答案,至于为何,还请您往下看。
不得不承认E92时代的M3在小编心目中,地位仅次于E46,这其中柔美的外观为其加分甚多,不过当看到这台M3的时候,小编却感到有些害怕。究其原因,都是其其浑身上下的来自日本Varis的碳纤套件所致,有些夸张的样式,不禁将周围驻足围观人的思绪引向一个地方,这个地方不是它出生的那个国家的某著名赛道,而是日本首都高的大黑停车场。不得不承认,如此JDM的E92 M3简直让人疯狂。
![]()
![]()
![]()
图:JDM风格的E92 M3别有一番风味,甚至感觉有一种让人疯狂的魔力。
![]()
![]()
图:夸张的风刀透露着凶悍。
![]()
图:Varis的碳纤维引擎盖上巨大的开孔设计,好像在告诉着人们,“我不好惹”。
![]()
![]()
图:碳纤维尾箱盖和高耸的尾翼是整车JDM风格的点睛之笔。
![]()
图:至于这个ESS增压器的车标,算作一枚彩蛋吧。
M3的动力相比对手,并不是它的强项,甚至有的人认为这台原汁原味的自吸V8动力有些羸弱,并不能完全刺激驾驶者的肾上腺素分泌。起初这台M3也是如此,正如前面您所看到的,一套ESS的机械增压曾经短暂的满足了车主的愿望,但是在上身之后便发现,过大的动力反而限制了车辆的发挥,虽然动力迅猛了很多,但是对于车辆的操控却违背了M3设计之初的意愿,并且在帝都这无限等同于停车场的的行驶条件下,无论人还是车,都是非常累的。因此最终决定,还是将机械增压移除,回归到原厂的平衡点上。
![]()
![]()
图:打开引擎,映入眼帘的却是一副几乎原厂的样貌,不是没有疯狂,只因觉得这样才是M3的真性格。
![]()
图:AK DTM款排气算是目前动力系统最大的动作了;Varis后唇不是摆设,其能对车底尾部气流起到导流作用。
作为一款以操控性能见长的车型,强其所强是作为一个性能死忠所必须的,这辆M3也深知这一点。一套街道上极致的KW clubsport避震就足以说明一切,相比更为常见的V3,clubsport系列所能提供给驾驶者的感受更为接近于赛车,当然这是以牺牲舒适性为代价的。相比避震,Brembo GT系列刹车则理智了很多,首先性能对于按住原厂的动力M3可以说是绰绰有余,其次运用广泛也使得其相比同类刹车套件拥有更高的性价比。除了上述这些大件外,像H&R 加强防倾杆、底盘衬垫以及全车连杆也在并不是能被人轻易看到的地方默默地为操控做出着贡献。
![]()
图:深藏在翼子板内的KW clubsport避震所能提供给驾驶者的感受,相比于更为常见的V3更为接近于赛车,至于价格嘛,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
![]()
图:轮毂来自Rays的经典TE37款,轮胎尺寸为265/35 R18,内藏Brembo GT前大六活塞卡钳配380mm打孔盘,性能不错且脚感线性,最主要的还是性价比高。
![]()
图:后轮轮胎尺寸为295/30 R18,这样的尺寸在抓地力与后轮响应速度之间得到了比较好的平衡;刹车系统则采用四活塞卡钳配380mm打孔盘,您没有看错,前后同为380mm打孔盘,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爆满轮毂的效果。
![]()
图:来自DINAN的碳纤维引擎舱强化拉杆,价值不菲的高档货。
投己所好,认清自己所需要、所喜欢的才是最重要的,无论选车还是改车,均是如此。选择真正了解和喜欢M3的人,迷恋的是它平衡的驾控感,而非追求变态的动力数据;同时如果是追求强悍浑厚的动力输出,多数人一定会其选择排量巨大的C63 AMG。在这里小编并不是想要说教洗脑各位,只是希望各位能够回到原点,看清自己想要的才是重点。
![]()
改装清单:
Varis引擎盖
Varis风刀
Varis下扰流板
Varis碳纤维尾箱盖
Varis后唇
Varis尾翼
KW clubsport避震
Brembo GT系列刹车
Rays TE37SL 18寸轮毂
全车底盘衬套
全车连杆
H&R 加强防倾杆
AK DTM版排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