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文完整版。
![]()
电车汇消息:“补贴退出以后,应该根据不同车辆类型的特点来破解里程焦虑等问题。”这是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在2020年电动汽车百人会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论坛上的提出来的。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制定的主要决策者,这些话是很有分量的,未来几年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变化大概率就会向这个方向发展。
![]()
按照新能源汽车国家数据平台对实际在道路上运行的车辆做的统计,私人乘用车日均行驶里程大部分都集中在几十公里,平均只有30公里,90%日行驶里程也就是110公里。这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电动汽车都需要长续航里程。
王秉刚认为在补贴退出后,中国电动汽车应该根据不同级别的车型破解续航问题,建议按市场需求将私人电动车区分为普及型及高端型。
普及型:城市使用的中短途交通工具,是家庭的第二辆车(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成为首选),这类车型不需要长续航里程,但价格应与燃油车相当。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以夜间慢充为主,使用成本低廉。
高端型:可实现长距离行驶的高性能乘用车,可多装电池,适合有价格承受能力的消费者;可以在公共充电站快充,可应用无线充电等先进设备;可提供高端服务;可采用车电分离模式。
以私人电动乘用车的两个分类,分别开发应付不同场景和需求的电动车,可给予主机厂明确的技术路线和技术标准。
![]()
王秉刚同时表示,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同样有提升空间,要在充、换电的过程中与第三方充电公司合作研发更安全的零火灾电动汽车服务。
![]()
![]()
王秉刚认为全部社会运营电动车辆推荐换电模式,以破解里程焦虑问题。并且他认可奥动及蔚来电池银行的车价分离的商业模式,提高电池剩余价值的基础是高品质的、具有合理长寿命的电池,并让消费者更好的用车体验。
![]()
在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商,王秉刚表示行业要理清思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停车与充电相结合的解决方案上,减少公共充电站建设的盲目性。推动可再生电力的利用,推广“微电网”。在政策上,他表示地方政府要与车企携手推进电动汽车的普及,比如,电动汽车停车费减免;专用停车位;充电设施列入考核范围;建立居民小区充电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