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已接近尾声,回顾今年汽车的市场,从销量角度来看市场,所有参与者都不容乐观。但有趣的是,在整体市场走低的同时,大部分豪华品牌的销量却不降反增。伴随着广州车展的落幕,在豪华品牌大家庭中,也出现了些新身影,沃尔沃全新S60就是其中一员。每当新产品问世,总有一些人会抱以期待,也总有一些人会提出质疑。为了客观、公正地对沃尔沃全新S60的性能表现做出评价,我们选择了梅赛德斯-奔驰、奥迪和BMW旗下同级别的顶配与次顶配动力车型,和全新沃尔沃S60 T5/T8两款车型进行了全面的对比。
直线加速是考验车辆动力性能最为直接的方式。本项测试中,我们通过对比几款车型由静止加速至400米区间内达到各个速度的加速时间及400米处的尾速为标准,评判每辆车的表现。
沃尔沃全新S60 T8
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电动机 最大功率 390马力
沃尔沃全新S60 T8是测试中唯一一款PHEV车型,电动机的扭矩输出特性使得沃尔沃全新S60 T8在加速测试中取得了非常惊人的成绩。在起步后2秒的时间内,其G值一度达到了1.36g,且即使加速至100公里/小时的情况下,沃尔沃全新S60 T8的G值仍接近0.6g,车辆持续加速的表现依然明显,推背感十分强烈。
奥迪A4L 45 TFSI 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
最大功率 252马力
得益于排名第二的功率输出水平,以及四驱的驱动形式,奥迪A4L 45 TFSI在加速成绩上也有着强劲的发挥,在初段加速过程中的瞬间G值也达到了1.2g的水平。但相比电动机而言,汽油机需要转速拉升的过程来提高扭矩,所以即使动力强劲,加速成绩也难以达到全新S60 T8的水平。
沃尔沃全新S60 T5
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
最大功率 250马力
沃尔沃S60 T5在驱动形式上的优势虽然不太明显,不过即使在这种情况下,250马力的输出仍旧展现出了它强大的动力储备,整体加速表现与体感比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与BMW 325Li更胜一筹。
BMW 325Li
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
最大功率 184马力
BMW 325Li的加速曲线十分平顺,这也说明它在加速过程中的动力衔接十分顺畅。不过,动力输出绝对值方面的劣势是其它优点所难以弥补的,所以BMW 325Li在这一项目中表现并不出众。
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
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48伏轻混
最大功率 184马力
得益于48伏轻混技术的应用,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在发动机工况较差的低转速区间内的输出表现有所改善,这也使得它的瞬间G值超越了BMW 325Li。不过,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加速能力还是难以与其它竞品的2.0升涡轮增压发动机相比,所以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在加速的发挥上,也自然就没有其它车型那么理想了。
由于电动机的存在,加之驱动形式与动力参数的优势,沃尔沃全新S60 T8车型在这一项目中表现得最为强势,大幅领先于竞品车型。而沃尔沃全新S60 T5作为次顶配动力车型,也相比其它竞品的次顶配动力车型的表现要更为优秀,数据更具竞争力。
很多人认为在城市中驾驶,动力性并不重要。但实际上,我们的每一次并线、超车、进入主路时的加速,都离不开车辆的动力性能。沃尔沃全新S60较强的动力配置不仅能使我们在城市中驾车时更为顺畅,也能极大程度地减少对其它行驶中车辆的干扰。
制动系统是保证车辆安全的根本所在,在本项测试中,我们以100-0公里/小时的制动距离为标注评判每辆车的表现。
沃尔沃全新S60 T5
沃尔沃全新S60 T5的制动曲线十分平滑,这也说明沃尔沃全新S60 T5的制动力释放十分均衡、线性。
沃尔沃全新S60 T8
搭载了额外电池组的沃尔沃全新S60 T8虽然在整车质量上不占优势,但在制动测试环节的表现同样很出色。
奥迪A4L 45 TFSI
虽然奥迪A4L 45 TFSI的制动体验同样优秀,但具体成绩略落后于沃尔沃的两款车型。考虑到搭载quattro四驱系统的奥迪A4L 45 TFSI在整备质量上并不占优势,所以这点差距还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BMW 325Li
BMW 325Li的制动力释放虽然平缓,但制动力度却略有些不足。新一代3系的调校偏向舒适了许多,给人以整车偏软的感受。
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
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的制动成绩与BMW 325Li十分接近,梅赛德斯-奔驰一向不以运动作为自己的目标,舒适与豪华才是自己的品牌特点,所以在刹车方面,奔驰主要追求制动释放的过程均衡、平缓。
通过以上数据可得出,沃尔沃两款车型在制动方面相比同级别竞争对手有一定的优势,即使是沃尔沃全新S60 T8这种车重较大的PHEV车型,依旧超过了竞品车型。对比其它三辆竞品车型,沃尔沃全新S60所有车型的前后刹车卡钳均装配在了车轮的前方,这种刹车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制动增势的作用,换句话说,制动增势是沃尔沃全新S60在本环节取胜的关键。
一套良好的制动系统除了能够保证车辆的安全之外,也关系到了驾乘的舒适度。线性的刹车能够让驾驶者更容易掌控刹车的力度,避免低速刹车时出现闯动的现象,沃尔沃两款车型均衡的制动力释放与较强的制动力很好地兼顾了刹车的性能与舒适性,高速情况下,驾驶员可以在短距离内迅速将车速降低;而低速行车时,驾驶员又能平缓地进行制动。
AEB主动制动系统是车辆主动安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AEB主动制动系统可通过对车辆制动系统的主动介入避免事故的发生。
沃尔沃全新S60 T5
沃尔沃全新S60 T8
BMW 325Li
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
奥迪A4L 45 TFSI 未配置该功能
沃尔沃全新S60两款车型在各个速度的车辆预碰撞测试中,均成功制动;不仅如此,在模拟行人“鬼探头”的测试环节,沃尔沃全新S60两款车型也正常启动了主动制动系统,这足以证明沃尔沃主动安全系统的出色。对比竞品车型,只有BMW 325Li做到了与沃尔沃全新S60相近的成绩,不过BMW 325Li的主动制动系统也有启动失败的情况存在。沃尔沃S60的两款车型在高速情况下,AEB会以多次刹车的形式进行制动,制动过程体验更为顺畅、柔和。
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与奥迪A4L 45 TFSI在本项目测试中表现不佳,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的主动制动触发区间十分有限,且成功率不高;至于奥迪A4L 45 TFSI则需选配这类配置。
在我们每日穿梭的城市中,路况非常复杂且交通事故频发,驾驶员的安全操作固然重要,但在面对那些“突发意外”情况时,车辆的主动安全配置则是一道双重保险。沃尔沃全新S60两款车在AEB主动制动项目的表现让驾驶员吃了一颗定心丸。
一辆车操控性表现如何,18米绕桩是最为直接且最有说服力的验证方式。而被称作麋鹿测试的110米紧急变线,则是每辆车辆遇到紧急状况时都会经历的考验,车辆的表现也直接决定了车内乘员的体验和安全。
沃尔沃全新S60 T5
在此次测试中,沃尔沃全新S60 T5装配了五款车中综合性能最为出色的倍耐力P Zero轮胎,但由于在连续变向中的高频加油、收油动作,其所配备的2.0升4缸涡轮增压发动机会有些许迟滞现象发生,带来微小的动力输出延迟打破了绕桩节奏。
麋鹿测试本就源自于北欧地区,从数据结果来看,有着纯正北欧血统的沃尔沃全新S60也表现得十分出色。沃尔沃全新S60 T5取得了该环节的第一名,它的底盘稳定性很强,也有着不错的悬架支撑与桩间方向感,倍耐力P Zero轮胎的出色抓地力也自然功不可没。
BMW 325Li
令人意外的是一向主打操控的BMW 325Li,在绕桩项目中表现并不理想,虽然BMW 325Li的转向与底盘调校十分精准,有同级中标杆般的表现,但由于轮胎抓地力严重不足,导致测试成绩与底盘、悬架和优秀的转向之间不匹配,其绕桩成绩排在了靠后的位置。
但在110米紧急变线上,底盘、悬架和优秀的转向便发挥了作用,BMW 325Li最终排在第二名的位置。
沃尔沃全新S60 T8
沃尔沃全新S60 T8由于车身整备质量较大,而且我们测试的为该款车的低配车型,使用了和T5版本的倍耐力P Zero设定不同的偏向于舒适的米其林Peimacy 4轮胎,导致桩间转向不足现象明显,拉低了成绩。倘若全新S60 T8也使用与沃尔沃全新S60 T5相同的倍耐力P Zero轮胎,相信对车辆的操控表现也会有很大的提升。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五款车型当中,沃尔沃全新S60两款车的座椅包裹性是最好的,尤其在绕桩激烈驾驶时,优势十分明显。
沃尔沃全新S60的两款车型非常显著的另一个亮点是电子稳定系统的表现,明显优于竞品车型。在车辆发生侧滑时,电子系统便会非常智能且高效地帮助驾驶员调整车辆姿态,这种调整并不是粗暴的制动,而是细腻且恰到好处地调整车尾,丝毫不影响驾驶节奏。所以,即便全新S60 T8车型有着较大的整备质量,成绩也依然可以排在前列。
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
从测试结果来看,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在所有车型中处在第二名的位置。但实际感受上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的转向质感粗糙,甚至有些松散,不过其悬架在五款车中最为硬朗,桩间有着较好的车身姿态,这也是它测试成绩不错的主要原因。
110米紧急变线上,由于较为模糊的转向设定,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并没有达到像18米绕桩那般的出色成绩。
奥迪A4L 45 TFSI
作为竞品车型的奥迪A4L 45 TFSI ,虽然凭借其强劲的动力性能与四驱系统,取得了绕桩测试的第一名,但较软的悬架让其乘坐体验大打折扣。
在110米紧急变线测试当中,较软的悬架体现出了更明显的劣势,从图片也可以看出该车的侧倾十分严重,在五款车中,奥迪A4L 45 TFSI最终以116.12公里/小时排在最后一名。
在18米绕桩的测试环节中,沃尔沃全新S60 T5车型凭借出色的悬架和抓地力良好的轮胎稳定在中间水平,奥迪A4L 45 TFSI的四驱系统和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硬朗的悬架是二者发挥出色的原因所在,BMW 325Li因为轮胎和底盘的不匹配,成绩很不理想。110米紧急变线测试时,沃尔沃全新S60 T5以较高的优势获得了第一,就连整备质量较大的沃尔沃全新S60 T8也以微小的差距排在第三,不得不说,麋鹿测试真是沃尔沃的看家本领。
毫无疑问,对于追求运动驾驶的消费者来说,紧凑的车身、高强度的底盘和性能出色的轮胎绝对十分重要,而沃尔沃全新S60的两款车型恰恰符合这个标准。在日常生活的驾驶中,随着车辆数量的不断增加,路上的行车风险也随之加大,倘若在高速路段突然遇到障碍物,沃尔沃全新S60的两款车型可以轻松地帮你避开这些危险,给车内乘员提供一个安全的保障。
转弯半径是我们在购车时很容易忽视的一项指标,直到每天用车,消费者才会体验到小转弯半径在城市中带给自己的方便。
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
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的表现十分优异,在保证了轴距的同时还兼顾了较小的转弯半径。
沃尔沃全新S60 T5 & T8
沃尔沃全新S60是五款车当中车身最宽的,不过其相对较短的轴距也为其车辆灵活性带来了不小的优势。
BMW 325Li
作为四款车当中轴距及车长最长的车型,BMW 325Li在转弯半径项目中占不到优势也在情理之中。
奥迪A4L 45 TFSI
除去沃尔沃全新S60之外,奥迪A4L 45 TFSI的车宽是剩下三款车当中最宽的,但其轴距与车长并没有领先于另外两辆车,这个结果侧面说明了奥迪A4L 45 TFSI的灵活性有所欠缺。
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作为本项目中表现最佳的车型,很好地兼顾了空间与灵活性;沃尔沃全新S60两款车型虽然在同级别中的车宽是最大的,但相比起另外两款竞品的长轴版车型而言,在转弯半径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
考虑到消费者日常的使用环境为城市,在日常生活场景中,不免有在狭窄道路或是拥挤的停车场中的调头与转向,在这些情况下,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与沃尔沃全新S60操作起来会更加方便。
汽车如今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在日常代步、长途旅行等不同工况下,较为优秀的空间表现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
在整体空间表现方面,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处于中间水平,得益于腿托、软质头枕的加持,前排乘坐舒适度较高,还可以选装座椅按摩功能。后排乘坐表现也不错,前排座椅后部的充电模块使用起来十分便捷,但由于该车已经处于即将面临换代的末期产品,车机方面相对其它竞品车型还有待提升。 空间利用率上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整体还是不错,尤其在乘坐体验方面,但倘若后排同时乘坐3人的时候还是有些拥挤,而且后备厢也并不是规则的矩形,可能会影响部分物品的存放。
BMW 325Li
换代后BMW 325Li在空间和豪华感上较上一代车型进行了不小的优化,整体感觉大气了很多。前排座椅包裹性和乘坐感都很好,但头枕有些偏硬,而且作为主打运动的车型,没有设置拨片换挡令人感到遗憾和不解,而且后排地台中间位置凸起较高,严重影响后排乘坐体验。 如果你是一个追求空间拥有紧凑运动感的人,那么这辆BMW 325Li似乎会有些不大合适,相比于上代车型,它现在的定位属于在运动中融入了偏向舒适和豪华的理念。
奥迪A4L 45 TFSI
奥迪A4L 45 TFSI的内饰整体过于简洁,前排储物格的设定也差强人意。虽然拥有的四驱系统会为车辆提供出色的性能表现,但座椅包裹性严重不足,尤其是激烈驾驶时,体验会大打折扣。 整体空间偏向平直线条的设计,所以在日常使用方面奥迪A4L 45 TFSI还算不错,但细节处的确有待加强。
沃尔沃全新S60 T5
得益于沃尔沃全新S60 T5车型在车身宽度上的优势,驾乘人员在坐进车内后,首先会获得一个宽阔的视野,例如车内有5个人共同出行时,乘坐在沃尔沃全新S60 T5车型后排的3名乘客,不会像其它竞品车型一样感到拥挤。在储物空间表现方面,沃尔沃全新S60 T5车型表现得中规中矩,扶手和门板上的储物格设计合理且存储方便。 与竞品车型相比,虽然沃尔沃全新S60 T5车型的轴距参数不占优势,但从乘坐的实际体验来看,沃尔沃全新S60 T5车型表现依旧出色,而且更注重车内空间和日常使用的便捷程度。
沃尔沃全新S60 T8
从数据显示,沃尔沃全新S60 T8车型前后排座椅的高度要略低于沃尔沃全新S60 T5车型,而且前排坐垫长度前者略短于后者,后排坐垫长度前者要略长于后者。 空间方面沃尔沃全新S60 T8车型和沃尔沃全新S60 T5车型基本相似,虽然是PHEV车型,但后备厢依旧平整,和沃尔沃全新S60 T5车型在使用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在空间测试方面,梅赛德斯-奔驰 C 260 L的乘坐舒适度较为优秀,后排空间也很出色,不过后备厢实际使用空间还有待提高;换代后的BMW 325Li在豪华感上提升了不少,后排空间表现也十分优异,但相对老款车型内饰方面的运动感却有些缺失;奥迪A4L 45 TFSI在空间表现上也很不错,整体内饰科技感十分讨喜,但整体有些过于简洁,而且座椅包裹性实在有些差强人意;沃尔沃全新S60 T5车型虽然轴距并非同级翘楚,但其有着相当优秀的横向车内空间,多人乘坐时体验不错,而且内饰也采用了大量优质材料以提升质感,即便是PHEV的沃尔沃全新S60 T8车型,电池包也并没有占用后备厢的任何使用空间。
车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令我们从A点到B点的距离变得不再遥远,当我们带上家人去度假时,车内空间便成了重中之重。虽然沃尔沃全新S60两款车型没有过人的轴距表现,但实际乘坐空间和车内视野都在竞品车型中排在首位,尤其是车内宽度也是考量一辆车型使用空间十分重要的因素,倘若后排同时乘坐三个人,沃尔沃全新S60两款车型一定可以给后排乘客最舒适的体验。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