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问身边的朋友,你们听到奥迪这个品牌的时候会第一时间想起什么,基本上我得到的回答无非就2种。第一种是说奥迪给他们“官车”的形象印象。这是由于上世纪时路上跑的车还很少,中国人刚改革开放不久。路上不是“小乌龟”夏利就是方方正正的老普桑。
![]()
偶尔出现的老奥迪100,几乎不是政府当局的公务车辆,就是大型国企央企的领导用车。所以奥迪给人以官车的形象定位是真的一点都不奇怪。而且就是今天,政务国企用车依然大批的奥迪在列。
![]()
那么剩下的第2种答案呢,就是一些懂车又比较热衷于研究汽车技术的爱好车给出的。在他们的印象中,奥迪就是四驱的代名词。也许是因为小时候的经历(小时候的玩具四驱车“奥迪双钻”),也许是真的有了解过奥迪的传动技术。
![]()
大名鼎鼎的quattro系统,奥迪的代名词
玩具我们扔一边,我们来说真车!奥迪的真实技术之一,就是大名鼎鼎的quattro系统。也就是奥迪车尾那条小壁虎的由来(不幸的是在中国,壁虎谐音“避祸”被广泛的贴在了个品牌的汽车车尾,对此我只能表示“非常遗憾并强烈谴责”!)。
![]()
奥迪之所以选择小壁虎来作为quattro系统的“形象代言人”,其实正是想到了壁虎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变态抓地(抓墙壁)能力。他们想要自己的车也有比其他车辆更惊人的极限抓地力。用此来隐喻quattro系统的强大。
![]()
quattro系统到底有多强大呢?原理又如何?
那么quattro系统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么神奇呢?首先,quattro系统的本质是一整套的“全时四驱”系统。但又和传统的全时四驱不同。传统的全时四驱我们知道,结构是:发动机输出动力给变速箱,变速箱完成变速后输入,到一台分动箱。
![]()
分动箱的一条传动轴连接到后轮,另一条传动轴连接到前轮。全车动力被一分为二,四条轮胎全部获得驱动力。因此才叫做全时四驱。但基础的全时四驱系统也不是全能的,比如:当有一条轮胎发生明显打滑空转时,此时其余3条轮胎都是出于“无动力”状态。
![]()
发动机的所有力道,全部加载到空转打滑的车轮,这个轮子只会越转越快,而其他几个轮子则完全失去动力!这是非常糟糕的情况,而导致这个现象的部件是——差速器。既然如此,我们为啥要差速器呢?
![]()
因为没有差速器车就没法儿开了!比如车子转弯的时候,一侧车轮的转速其实是高于另一侧的。左右车轮之间存在一个转速差。这时候差速器就用被来化解这个转速差。要是没有差速器,那么一侧的车轮就会“硬生生的被按在地面摩擦摩擦”。
![]()
quattro系统的核心:托森差速器
看样子,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没有差速器不行,有差速器之后,一个轮子空转,全车就失去动力。那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办法呢?—— 有!解决方案就叫做“限滑差速器”。简单来说就是车子正常行驶时,限滑差速器正常工作,和常规差速器没任何区别。
![]()
但是有某一个车轮因为地面湿滑、压到冰块、或者跳动等原因导致空转的时候,这个限滑差速器开始“介入”,会主动的把空转的车轮“限制”住,同时把动力更多的分配到另一侧的车轮。保证车辆的时时刻刻的抓地和可控性。
![]()
奥迪quattro系统的核心部件其实就是限滑差速器,名字叫做“托森差速器”。它的工作严厉就是上述的一个原理了。平时充当普通差速器用,到了关键时刻却又能把空转失灵的车轮“拉住”,不让它失控。
![]()
最新的奥迪已经和托森差速器无关
从道理上讲,纯机械的全时四驱+托森差速器的方案,也是大虎悠我一直最最喜欢的配置。所以骨子里我对奥迪quattro系统是心存好感的,奥迪除了会“做灯”还是有点本事的。但是这里大虎悠也要给广大小伙伴普及一个知识,是关于quattro系统的核心——托森差速器的。
![]()
托森差速器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是以纯粹的机械方式达到了自动判断车轮是否存在空转打滑,以及具体是哪一个车轮存在空转打滑现象,并主动加以限制。因此真的是一个天才发明!而奥迪也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使用这项技术,直到最近。
![]()
最近奥迪全面放弃了托森差速器,开始全面拥抱电子系统,quattro系统的核心也彻底与托森差速器无关。传统的全时四驱变得不伦不类,那是后话。本期文章我们主要讲述关于托森差速器的故事,对于奥迪放弃托森拥抱电子科技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聊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