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里程的缩短、充电效率的降低,新能源车的冬季续航要打几折?要不要为了延长续航去忍受没有空调的严寒?这些问题,成为了新能源车主和新能源车待购群体最为关心的问题。然而,作为新能源汽车频道编辑的我,很不幸在下雪天里接到了一辆纯电动车—进口大众e-Golf。那在冬天里开纯电动汽车,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
![]()
![]()
晚上开车回到住的地方后,车辆的剩余续航里程为104公里。而车辆停放在露天停车位,要知道,才下完雪的北京,夜间温度能达到零下的。所以对于第二天还能剩下多少续航里程多少都会有些影响。
![]()
第二天一早便下楼了,因为今天还要开着这辆车前往40公里开外的地方。心里也很忐忑,这一晚上续航里程掉了多少,剩余的续航又能否足够支撑我到达目的地。就这样,怀着忐忑的心情上了车。启动车辆后,仪表上显示剩余续航里程为81公里。算了一下,这个晚上掉了23公里的续航里程。
![]()
就这样,开着这辆剩余续航里程81公里的电动车,经历了五环上拥堵的早高峰,终于两个小时后,我到达了目的地。这时再看一眼仪表盘上剩余的续航里程,数字定格在27,用掉了54公里的续航,表显的实际行驶里程为45公里。换算下来,在这趟行程中,实际行驶里程与表显续航里程的比例为1︰1.2;换句话说,就是我实际开了1公里的路程,续航实际减少了1.2公里。
![]()
进口大众e-Golf有三种驾驶模式,分别为标准、经济和经济+。有人会说你肯定是采用了最节能的模式开的,在整个的行程中,我采用的是经济模式搭配D3挡的动能回收,并且空调温度为23℃、自动模式,并没有一味追求续航而不开空调降低舒适性,要知道,那天早上室外温度为零下3.5℃。
![]()
这还并不是最节能的模式,e-Golf最强节能为经济+模式搭配B挡动能回收。在经济+模式下,它就真的是为了续航了,驱动电机的输出功率被限制,空调也是被自动关闭了的。而B挡的动能回收,是该车除了在D挡状态下以外的一个强回收挡位。
要说起初会担心续航里程不够,那后面发现它的逻辑就让我更有底气了。一路上,我并没有遇到续航里程要么不掉,要么就疯狂往下刷的情况。而这也要得益于这套续驶里程监控器的逻辑了,不得不服大厂,其功力可见一斑。
![]()
这套逻辑是会根据驾驶模式甚至你的驾驶习惯从而实时调整车辆的剩余续航里程,并通过仪表盘和中控屏显示反馈到驾驶员。就如那晚充好电后的剩余续航里程为150公里,这时的模式为标准模式加D挡,而当我调到经济+的模式后,续航还给增加了20公里达到了170公里。
![]()
![]()
那在充电方面,我在表显剩余14公里的时候终于找到了空余的充电桩(国网60千瓦直流充电桩)。话说,找桩充电确实挺让人头疼的。插上充电枪后,充电桩显示电量为7%,充电功率也达到了27.7千瓦左右。
![]()
![]()
![]()
![]()
3分钟后,就充到了10%的电量;10分钟后,电量充至30%,此时充电功率为34千瓦左右;又过了10分钟,电量就已经充至50%了;后来的16分钟,电量就充到了80%。
![]()
自此,实测从30%充到80%一共花费了26分钟左右,车辆的剩余续航里程为150公里(标准模式下)。因为赶时间,所以电量就只充到了80%。充入了23.87千瓦时电量,花费35.26元电费。
![]()
充电时的室外温度为0.5℃,上述显示,在充电时间上并没有因为低温的影响而导致充速率和时间的大幅度增加。当然,这也有可能是因为刚停稳车辆后就开始了充电,电池组的温度在正常工作的范围内。顺便提醒一下,冬天千万不要将车辆置于室外过夜充电,否则有可能会出现因结冰等现象导致充电枪无法拔下的情况。
![]()
好了,最后就给大家来回顾一下这辆进口大众e-Golf的基本情况吧。在外观方面e-Golf拥有着与燃油版本相同的整体设计。只是在细节上有所变化,前进气格栅内镶嵌有蓝色饰条,与大灯组内部结构相连,从而彰显该车新能源的身份。而最有辨识度的,莫过于“C”字形的日间行车灯了。
![]()
车头LOGO下配备了慢充接口,插入电枪后会有两个灯光提示,“充电”和“定时充电”。右后翼子板处设置的是快充接口。
![]()
车身侧面除了前翼子板上的e-GOLF铭牌外,再有你能一眼认识它的也就是那平面设计的低风阻轮圈了。其它的,你真的很难将它与燃油版车型区分开来。
![]()
内饰造型仍然是标准的大众内饰框架,e-Golf提供了12.3英寸全液晶仪表、以及9.2英寸中控屏、双区自动空调等,中控屏整体操作的流畅度以及显示的清晰度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在实际的试驾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死机、卡顿的现象出现,支持Carplay、Mirrorlink、百度CarLife等主流手机互联功能。
![]()
动力部分,搭载了最大功率100千瓦、峰值扭矩290牛·米的永磁同步电机。动力电池组的容量为35.8千瓦时,NEDC续航里程为25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