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临近2019年末尾,长安汽车频刷存在感。
长安CS75销量在PLUS的带动下一路高歌猛进,11月达到2.69万台,同比增长124%。这款曾经宣称对手哈弗H6的车,已经连续两月占住了NO.2的位置。
而在发布了《关于2019年11月产、销快报的自愿性信息披露公告》后,12月11日的长安汽车股价一度涨停。
一款“好看好卖”的车和一个“看好买好”的投资前景,或为长安汽车2019的年终注脚——长安究竟有多好?是不是好起来了?相比其它自主品牌,它的这个问题似乎更难回答。
01
CS75的“鸽派”5年:是爆款,产品生命周期也曲折
还是从长安CS75的卷土重来说起,这款车在2014年上市,在彼时的SUV市场中可谓先机占尽,是一款让消费者耳目的爆款车型。拼杀5年至今,长安CS75作为主力车型,其销量可以说串联着长安汽车产销业绩经历起伏波动(回顾它对回顾长安近年的业绩表现而言或有一定代表性)。
擅长在下半年“翻盘“,长安CS75曾经在2015年、2016年、2017年末(当年10月-次年春节前)均冲到了月销2万辆之上。但大起大落的现象无可回避——2018年7月,长安CS75的销量不到7000台,它被”新伤旧病“折磨之后跌至最低谷,直到当年年底,销量也没能像前几年那样旺起来。
数据显示:其2018年12月销量为8500台,同一时期哈弗H6刚刚宣布官降,尽管采取跟随策略的长安CS75在 2019年1月达到1.82万辆,但被动局面已显;类似的价格调整在2017年5月也开展过一次,效果或许都称不上理想。
那么,何为长安CS75的“新伤旧病“?假如说被动的价格调整是它的新伤,那什么又是旧病呢?仅从它的那张脸就能窥到一二。
长安CS75上市的五年间,正是国内几大自主车企的高速发展期,凭借SUV市场的火热,吉利、长城、比亚迪、上汽荣威、广汽传祺等品牌一面你追我赶,一面找寻自己的方向,产品在迭代过程中,也逐步在细分市场锁定了 “常青树”车型并保持一年一改的“小步慢跑”节奏。
但这期间,长安CS75的存在感似乎越来越模糊——“谈不上多好,但也差不到哪里去”,且不论动力、底盘、配置等这些深层次的产品价值,其造型,都是变来变去,不知道像谁。尽管也经过了几轮改款和配置版本的调整,但相比新旧竞争对手,它的变化似乎有些小打小闹。除开产品力更迭的乏力,长安CS75在销量爬坡期遭遇的那些不大不小的问题,也成为它成长的拖累。
而随着价格不断下放,再加上CS55的到来,CS75的定位处境愈发尴尬,这一境况,直到2019款长安CS75上市后,才有些回转。
观察CS75的产品生命周期轨迹,我们可以看出长安CS75并不甘于平庸,非常渴望变化,却又挣扎在无奈的“讨好”当中,这或许是一个写照。有人评价说,长安汽车也一直不甘于平庸,但其车型的产品迭代对市场变化的及时回应似乎不太够、主力产品销量支撑性不够,其它产品存在交叠内斗……而这些或许是2017-2018年长安汽车销量下滑的表层因素之一。
就当一切似乎乏善可陈的时候,长安CS75 PLUS终于出现了。这款 “明日座驾“带给人的惊艳不亚于2014年的初见CS75之感,首先让人长吁一口气的是——颜值终于在线了,其次还称得上长安汽车新一代产品的领路者。所谓官方强调的”配置过剩“,当然是对应价格来说的,除却出众的外观,其在动力及配置方面的提升给到消费者强烈的获得感,成功俘获了一大批中、青年消费群体。
而伴随长安CS75 PLUS的热销,长安汽车也如文前所述那样,开始呈现出反弹上升的态势。
02
不断阵痛,不断孕育,相信“恒”的力量
长安CS75 PLUS获得市场认可,至少说明长安汽车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实力是足够强大的。不过,在笔者观察中,似乎一直有两个长安存在:一个是站在高处布局未来的长安,一个是阵痛中承受折腾的长安。前者光鲜亮丽,目标远大,耗时耗资;后者具体而琐碎,人来人往,饱受非议。
跌倒了,还能爬起来弹跳,长安汽车凭的是什么?
早在四、五年前,长安的“五国九地”全球研发体系、“7院2部3中心” 研发组织早就被行业内外所知晓,和某些品牌在宣传层面的崇洋媚外不同,长安是实打实的注重技术研发投入,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排名中,长安汽车研发实力连续5届10年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不过,长安在研发层面的高举高打,则意味着产品及销量要能够负担得起投资者的高期待和行业舆论的高压力。长安雄厚的技术储备使其孕育能力很强,但是“能生”不代表每次都是“优生”,多线、多地的投入,则意味着顶层需要更加明确的方向和定位,中高层有强大的协同思维,才能够真正让各个板块做加法、做乘法。谈到这里,或许我们从长安的波动中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长安汽车也在不断摸索、试错。
2019年注定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年。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一年没有丝毫运气成分,在此“寒冬”中,长安汽车再次翻盘实现逆袭,其增长所带来的启示完全不同于此前任何一次的年底冲量。不由得让人回望,站在高处的长安前几年做了哪些事情,为2019年起到了“托底”甚至“托起”作用?
第一,在研发方面:长安汽车推出了中国汽车品牌首个动力平台—NE发动机平台,覆盖1.0-1.8L排量机型,最高热效率40%;配合自主研发的湿式变速器,这个动力体系正逐步导入到长安各品系车型中,在获得市场认可的同时进行有序的升级切换。长远来看,动力平台模块化的开发将大大提升长安汽车的产品更新迭代效率;在新能源车汽车尚未真正普及的当下,传统燃油车的能效优化至关重要。
从时间上来倒推,NE发动机平台历时四年打造,这意味着长安汽车在2015年就着手提升未来竞争力了,并没有躺在当时的功劳簿上睡懒觉做梦。与此同时,前几年长安在智能化方面的巨资投入也逐步可视、可感。从CS75到CS75 PLUS,其IACC全速自适应巡航、APA4.0代客泊车系统的运用(技术储备已达到APA6.0)、“霸道”的沉浸式三联屏设计、高配车型的各种黑科技——CS75 PLUS开创了15万级SUV的全新阈值,从一个模糊讨好者形象转变为一个市场需求引领者。
第二,在管理方面:从2017年一汽/长安高层互换,谭本宏升任执行副总裁;到2018年9月龚兵等三位副总裁同时离任,再到聘任叶沛、陈伟、李名才、赵非为公司副总裁。至暗时刻的每一次人事变动,长安汽车都引来无数猜测和非议,对于一家A股、B股上市的央企而言,承受舆论关注无可厚非。只是,把前后变动串联起来看,就能发现长安汽车的高层管理团队正在发生变化:新上任的四名副总裁中三位为70后,一位为80后,均在长安汽车培养成长并被提拔。
新一届的领导班子之后,我们可见长安汽车逐步清晰、统一、积极的思路:叶沛上任后在接受采访时经常提到“化规模增长为创新增长“、”在竞争中创造机会“、”敢于做一部分喜欢的产品“、”存量时代,谁在客户体验上进行创新,谁就抓住未来增长的关键。“他所提到的这些理念,我们在长安CS75 PLUS及其推广中就能看到很多落地呈现。
今年5月份,谭本宏曾直言:“对于长安来说,现在并非是最艰难的时候。事实上,这次难关反而带给长安人很多宝贵的财富,让长安人从巨大的成功中清醒过来,并学会反思。”“对于长安汽车来说,规模达到上千亿很容易,但要在未来持续盈利,不是那么容易,长安汽车也在进行艰难的转型。”
03
好卖≠好过——但方向对了,终归会好吧!
确实,上规模容易,盈利难。如何在“对得起行业趋势、对得起股东、对得起合作伙伴,对得起员工“这四个方面中找到平衡点,太难。未来的长安会好么?能不能少一些波折,平稳好下去?
显然,单靠长安CS75 PLUS一个爆款来支撑是不够的。印象中,长安汽车并不乏爆款,比如逸动、CS35等都曾经历过畅销的高光时刻,但总在生命中期泄了气。以至于让人觉得,技术派长安汽车倡导正向开发,似乎总是擅长“憋大招”开发全新产品,但是基于现有产品的竞争力迭代更新,过去几年的长安汽车总显得有些迟钝乏力,或许长安CS75 PLUS能给到长安人更多启示。
产品再强大,还离不开营销体系的支撑,这同样离不开思路转型。前面,笔者提到两个长安印象,说完高大上的一面,不妨从另一个侧面看看不断折腾、阵痛的长安汽车。
笔者问及身边与长安汽车有所接触的朋友如何看待长安汽车这几年的起落,有的是经销商、有的是在职/离职员工、有的是合作伙伴,不同时间段和长安汽车有所交集的人,他们眼中的长安汽车都不尽相同,有赞赏、有微词。在员工眼里,这是一家经常“996”、“711”的公司,根本没有外界眼里想象中央企大单位的清闲,这倒是和谭本宏所说的长安汽车是“用20年的拼搏抢回了40年的时间”正好呼应。
资源以产品为导向,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剩下的一个课题是:营销服务如何以客户为导向?长安在2018年发布 “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提出了“一个核心+四大转型“的发展思路:以创新为驱动,将效率打造成为组织核心竞争力,着力推动四大转型,即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转型、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从提供产品+服务向提供产品+服务+出行解决方案转型、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
复盘2019年,后面四大转型都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长安也不乏创新精神,但是最难的是什么?可能是效率。在高大上的战略思路和员工、合作伙伴之间,如何梳理出合理、高效的分工/协同机制、打造一个为目标服务的沟通文化?这或许是百年长安想要成为一家现代科技服务型企业过程中最难的蜕变。
那么,回顾向好的2019年,一款CS75 PLUS对得起996、711的长安人么?酝酿那么久,长安再次亮剑,这款集大成之作的车型或许只是亮剑的开端,相信其未来一定还有更好、更快、更新的产品。这不一定得都是全新的产品,也应包含现有产品谱系以及销量结构的巨大提升,比如逸动、CS35、CS55、CS75等主力车型凭借PLUS升级攻势在轿车/SUV市场的均衡发力。
所幸,这些我们都能从长安汽车2020年的新车规划中看得见——长远来看,长安汽车的产品也不会局限于汽车,而是新的出行方式和新的商业模式,而这又是一个新的课题。
写在最后:“无论公司、还是个人,价值不取决它自己,而是取决于它的价值网络。”所以,只要方向对了,无论中间有多少阵痛,我们终归相信长安汽车会向好。
文章推荐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最新文章
探索沃尔沃XC60:豪华SUV中的安全典范 传祺gs4雾灯在哪开 传祺gs4倒车灯型号 比亚迪元用什么机油好 gs4空调滤芯怎么换 gs4自动空调怎么用 传祺gs4水箱在哪里 广汽gs4传祺换车门 传祺gs4仪表盘图标 传祺gs4雨刷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