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车展回来,同时也去了广汽本田举办的首届躁梦节,感受了一番“纯正本田粉丝”现场的热情。另外在十月底,去大连试驾了广汽本田全新推出的紧凑型suv车型皓影。
![]()
![]()
![]()
![]()
![]()
![]()
那试了新车,围观了粉丝,对于标题所述,有了“船新”的体验。
从很久以前(真的很久了,挺多人都忘了有这台车吧)理念s1在三亚的上市开始,我基本上参加试驾了广汽本田的所有车型。
广本试驾过程中让我特别喜欢的一点,就是不论在国内哪个城市举办试驾活动,都会找到当地特别有特色的博物馆、会议中心等等类似的建筑包场拍摄,这是很难能可贵的“品质”了,因为这些场地无一例外有个共同点:大,且有设计感、无人干扰。在行业内很多车企还是必须以车队形式行进的无趣模式下,这种就显得很用心了。
另一个就是在每次试驾结束之后,会有一个车型开发团队和媒体的Q&A环节,以便大家提出一些对于试驾车型的问题,让刚刚试驾完毕的媒体们有一个直接提问的机会。要知道对于自己产品信心不那么强的厂家,如果办这种交流会,没有提前打招呼或者列提纲或指定人提问,遇上耿直boy,一般会变成大型尴问尬答现场,以至于主持人不得不出来打圆场,我就遇见过一位媒体朋友硬杠为厂商站台的大学教授,那场面不忍直视。
当然,这个环节也很有意思,近年来,每次打响第一炮的问题一般是相同的话题:NVH。
本田车主们有个G点:如果你当众对一位本田车主说道“我上次坐你的车感觉好颠簸呀!”他会回复道:“这是本田特有的底盘调校。”如果你再故意对他说:“那我怎么感觉你的车那么吵,一点都不高级!”他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那不是噪音……那是vtec独有的……声线!你不懂吗??”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万转红头”、什么“地球梦”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段子归段子,这个事,每次在问答环节被提出来以后,专家们纷纷表示此次全新推出的车型已经使用了各种不同的手段,大大的改进了本田的nvh水平
“双层玻璃!”
“新的隔音材料!!”
“重新设计的结构!!!”
而我坐上皓影1.5t版本轰下第一脚油门,发现本田还是本田,依然坚持本心。
在皓影试驾完成的交流环节上,我提出第一个问题是:nvh这个事情已经说了这么多年,为什么本田车型在这方面没有“质”的改变?
我相信这不是技术问题,因为同级别的竟品车型可以做到更好的噪声控制,本田不可能做不到,那是因为什么原因,是不是因为在有限成本内为了提升其他方面而采用的一种妥协?
早年间,我听到的说法是:我们希望驾驶者能听到、感受到本田发动机独特悦耳的声线。
在这里专家给我的回答是:在车型开发的时候,标定之初就会定下一个nvh的标准,以达到这个目标为准。(同时这里可能是因为翻译的问题,混淆了成本和妥协的意思,皓影的车型负责人特别对我强调了不会因为任何原因,包括成本问题降低其他标准,因为提问时间原因,没有进一步交流。)
当然公开场合,专家不便做出很明确的回复,但就这么多次的交流和试驾,我自己得出一个结论,当然正确与否有待商榷:
技术上,提升nvh水平肯定不是难点。
情感上,或许本田工程师真的想让驾驶者听到他们制造出的发动机声浪。
实际上,比如有10000块的成本,9900都拨给其他部分,最后剩下给提升nvh的就比较有限,或许本田觉得其他方面比如安全、操控、可靠性不能省。噪音还行,不影响安全,大家忍忍吧,不行就音箱声音放大点?
到这里话说回来,皓影这台车本身就是一台全新的,但也依然“本田”的本田,可以说的真心不多,因为现在去试驾本田新推出的车型,很难挑毛病,特别机械素质和产品力上,甚至于这次试驾我都没有打开发动机仓。
皓影的混合动力车型,有雅阁混动珠玉在前,也无需多说,我是很喜欢,如果经济上允许,这款车必须买混动,和汽油版完全不同的驾乘感受。
所谓每个级别都有每个级别的标杆车型,皓影/crv应是这个细分市场的标杆。
那剩下能说的无非就是一些主观方面的问题,比如空间、个人感受、配置和外观喜好上:
“你这车汽油版怎么前面只有一个1.0A的usb?”
“你们这车涡轮发动机加cvt太平顺了,根本不运动,但你们还说这车运动?”
“你们出的这个幻夜版本黑车在夜间完全看不清啊!”
“我觉得你们这车推出的车型白色外观配上黑色钢琴烤漆的饰条不耐用,而且破坏了白色车身线条的完整性!”
这条是我问的
答
“我们觉得黑色饰条更有节奏!”
……!
“你们尽管说,反正车都造出来放着了!
反正能说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随便!车好开就行了。
一次试驾六批媒体,这些问题要回答六次,你们提问能不能有点新意?”……
好吧
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