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后,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那些可以将石头作为燃料的行星发动机。天了噜,用石头作燃料,这得省多少油钱啊!如果现实真的可以这样,我保证不出十年,珠穆朗玛峰将会变成第二个马里亚纳海沟...
![]()
“师傅,加满!”这是在我每次YY过后说的第一句话,“又涨价了?”然后这是第二句。哎,真是“人要吃饭,车要加油”,而我能做的只有给钱。于是乎,我便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节油的办法?
电动车?NO,不太方便;增程式?感觉有些多此一举;插电混动?貌似对于比较懒得我来说没啥意义;油电混动?嗯,继续说下去!
众所周知,现在以油电混合为动力基础的车型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的两个品牌就是丰田和本田。那么问题来了,同为日系品牌,都叫油电混合,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丰田混动技术
![]()
目前丰田所使用的混动技术(THS II),如果用专业术语来形容的话,可以称其为“双电机直连式”结构,即两台电机与发动机之间为机械连接,详见下图。
![]()
可以看到,发动机在做功后会将动力分为两部分,并分别传递给驱动轮与电机。如上图所示,A电机的任务主要是负责发电,而B电机主要用来驱动,两者与蓄电池组成的“三角恋”存在着多种变化模式,适应了更多种工况。
![]()
至于行星齿轮,它其实就是丰田混动车型所使用的变速器,江湖人称“E-CVT”。虽然听起来好像和CVT变速箱有点关系,但两者的结构却大相径庭。与传统CVT相比,这种变速器结构更为复杂,它是通过改变内部行星齿轮的结构组合来调整齿比,控制功率与扭矩的输出,更好地适配双电机与发动机。
当车辆处于起步、怠速等缓慢蠕行状态下时,电机将会承包所有动力输出,这规避了发动机在慢速状态下耗油的弊端。而当驾驶员狠踩油门,或是车辆进入到急加速等状态下时,发动机将会介入。与此同时,丰田VVT-i(智能可变气门正时)装置也会进行合理调配,结合不同的工况环境,及时调整最佳的进气门开启/关闭时间,保持最大进气效率。
本田混动技术
![]()
与丰田不同,本田所使用的这套技术俗称“双电机电连式”,详见下图。
![]()
可以看到,本田所使用的这套i-MMD混动系统,与传统的增程式电动有些相似,即发动机与电机相互串联。不过,与之不同的是,这套系统也可以实现串联,也即是电机与发动机共同输出动力。说到这里,相信很多小伙伴会提出疑问,这到底和丰田有啥区别?
![]()
从上图来看,决定i-MMD系统是串联还是并联的关键因素在于离合器(clutch)。当离合器分离时,整套系统将处于串联模式,由发动机带动电机,然后通过电机来驱动车轮。而当离合器闭合时,并联模式开启,此时发动机、电机将会同时做功并驱动车轮。
值得一提的是,i-MMD系统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变速箱,而是发动机通过固定的减速比驱动车轮。之所以可以这样,是因为在低速与高速状态下时,车辆都将在串联模式下工作,此时发动机只负责发电或充电。而在正常工况下,此时发动机迎来最佳燃烧效率,系统也将切换为并联模式,最大程度提升燃油效率。对于这套i-MMD系统来说,它省去了变速箱,看上去好像在减配,实则却有效地提升了车辆燃油效率,是不是很奇妙呢?
写在最后
通过本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丰田与本田所使用的这两套混动技术,并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只不过是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罢了。而在节油性上,两者均有着非常出色的表现。丰田和本田目前都有当家的混动车型,比如最近大热的全新RAV4和皓影,都有混动车型,针对混动和四驱的结合也有升级技术,使得传统SUV领域可以在性能和节油方面得到平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