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份即将过去,意味着将翻过2019年的篇章。现在各家车企都忙着做年终总结,我还记得在年初,不少车企都立了flag,尤其销量目标,这是最核心的KPI之一。虽然12月份的销量结果没出来,11月数据也仅公布一小部分,但不妨碍我们根据之前的表现,来预测一下结果,看究竟谁家欢乐谁家愁。(以下数据来自515汽车排行、乘联会)
在今年1月份,北汽集团曾举办2018年经营业绩和2019年发展战略发布会,在PPT上重点亮出了全年的销量目标——计划目标245万辆、挑战目标255万辆。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宏大,但现实如何?
我们先弄清楚北汽集团旗下有多少品牌?除了北京通航、华夏出行等跨行业品牌,乘用车品牌总共有8个,分别是北京汽车、北汽新能源、昌河汽车、福田汽车、北京奔驰、北京现代、福建戴姆勒、北汽银翔。下面我们分别看下它们1-10月份的销量。由此看出,它们相加后总销量才1239329辆,跟雄心壮志的245万辆差了一半,虽然有些品牌还缺两个月的数据,但目前来看不可能翻倍了。但旗下好几个品牌都设了全年目标销量,比如北京奔驰、北京现代、北汽新能源都设了目标,完成率也不同,下文我们一个个来看。
北汽新能源1-10月的总销量才106982辆,按照月均1万辆左右的水平,基本无望达到目标。这跟今年新能源补贴退坡有关,而且越来越多有竞争力的新车出炉,传统车企积极加入阵营。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和过硬的品质,光蹭“新能源”的热度已经不行了。
这几年,法系车的日子非常不好过,以外人的眼光看,似乎到了快退出中国的地步。神龙汽车公司的多位高层在两年内也接连离职,内部经营和管理比较混乱。为了激励团队的士气,2019年初神龙汽车设了一个史上最低的销量目标——23.5万辆,几乎是2018年销量目标(47.6万辆)的一半。即便如此,今年神龙汽车要达到这个目标仍然很难。从1-10月总销量看,神龙汽车仅为99420辆,从之前的表现来看,我们估算11、12月的月均销量为1万多辆,那今年总数也就仅为13万辆左右,仍远低于这个史上最低的目标。神龙汽车何去何从,路的前方真的很茫然。
接下来看北京现代,预计2019年在华能售出90万辆,但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1-11月总销量才623723辆,按照月均5万辆左右的水平来看,今年可能只完成了约70%。
在今年1月25日,长城汽车召开了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并对外宣布2019销量预期——120万辆。官方当时表示,这是基于宏观经济发展、汽车行业整体需求和公司新产品推出情况所做的综合目标。但现在来看,依然没完成,不过相比北汽集团更务实。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从1-11月总销量来看,长城汽车达到817852辆,按照往期的月销量估计,12月可能在9万辆上下。即使如此,总销量也就九十多万辆出头,没达到预期的水平。
和广汽本田一样,马自达也不求多高的销量目标,只求和去年持平,如果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加起来达到27万辆,即算完成任务。但今年的情况,可能真的没那么理想。从一汽马自达和长安马自达1-10月的销量来看,前者仅为71930辆,后者为108498辆,总共为180428辆。虽然还缺少两个月的销量数据,但按往常表现看,两者相加的月均销量总和约2万辆,意味今年总数约为23万辆左右,距离年终目标有一定距离。现在马自达的拳头产品是新款马自达3昂克赛拉,10月和11月的销量都破1万辆,但即使12月超过2万辆,对整个马自达在华销量的提升也比较有限。
考虑到车市竞争的激烈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吉利汽车今年的战略主要求“稳”,也没有设太大的目标,只需跟2018年持平即可,达到151万辆就算完成目标。从现在的情况看已经十分接近,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11月的总销量为1176895辆,按照往常每个月十多万辆的正常发挥,今年销量突破130万没有问题,但要达到151万还是比较困难。
在今年年初,捷途在媒体品鉴会上公布新车规划,并公布2019年销量目标为15万辆。如今,如果从1-10月总销量看,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达到104224辆。但考虑到月均1.5万上下的水平,如果正常发挥的话,今年可能只卖到13万辆的水平,除非用其他的手段冲一下,有可能达到15万辆。
在2018年,一汽丰田全年共售出了720306辆新车,超额完成年终目标。而2019年初,一汽丰田以此为基础,设一个新的目标——80万辆。看起来没比2018年多多少,但今年车市更寒冷,这次可能一汽丰田没那么好过了。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看,一汽丰田今年1-11月的总销量仅为655447辆,按照之前月均6万辆上下的水平,可能今年也仅达到七十多万辆,能跟去年持平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今年一汽丰田的主打产品是亚洲龙,可惜从这几个月的销量来看,这款车的表现一般般,月销量约5000辆上下。
实际上,广汽乘用车今年设的年终目标,还是比较谨慎的。因为去年,它的总销量达到535168辆,但未达到当年70万辆的销量目标,所以做了下调。但今年的车市寒冬,对广汽乘用车的打击相当大。乘联会公布的11月前15名厂商销量排名名单,广汽乘用车排不上去。所以我们只能参考1-10月的总销量,仅为279983辆,而往前几个月,月均销量通常在2-3万辆,如果按正常水平发挥,今年广汽乘用车的销量想超过35万辆都困难。
北京奔驰今年表现很好,年初所设的全年目标是56万辆,如今1-11月总量已达到520547辆(乘联会数据),按照月均5万辆上下的水平,估计加上12月后今年便超额完成任务。奔驰C级、GLC是最大的销量贡献者,月均销量在1万以上,同时相比去年,新增的国产A级,表现也不错。再加上近期上市的GLB,关注度颇高,估计12月份的成绩更好。
一汽-大众立的flag比较低调,据乘联会数据显示,目前光1-11月的总销量已经超过184万辆,远高于年初所设的目标,可能对销量贡献最大的是探岳、速腾、新宝来等车。
考虑到车市环境不佳,今年本田设的年终目标比较保守,仅保持不低于去年的成绩即可,也就是735410辆。从现在的状况看,广汽本田今年可能超额完成任务。因为据乘联会数据显示,1-11月总销量达到697728辆,按照广汽本田月均6万辆上下的正常发挥水平,今年超过75万辆不成问题。雅阁是最大的销量“功臣”,1-11月累计销量已突破20万辆,同比大增30.4%。而刚上市的皓影,也许对12月的销量有一点提升。
从上面例举的13个车企来看,仅有3个有望完成任务,其中一汽-大众提前达到了目标。所以,flag不能随便立。当然,这反映了今年车市的复杂多变,一方面受经济环境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二是执行国六排放和新能源车补贴退坡,一定程度上让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销量都雪上加霜。
如今中国的车市已经过了快速增长期,进入稳定期。明年情况可能更严峻,届时没有核心竞争力、不符合用户口味的品牌,可能会逐渐退出中国市场,或被兼并淘汰。中国不需要那么多的品牌,在在走向成熟的汽车市场过程中,优胜劣汰也将越来越明显。有奖互动
你认识是什么原因造成今年的“汽车寒冬”?
回答最优秀的留言
会送出精美小车模一辆哦
![]()
上期内容的获奖者是
恭喜@赵振宇
后台给我们留下联系方式
或联系AL频道二管家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