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又到了总结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的时候了。今年算是艰难的一年,大部分车企的日子都不太好过。而那些在年初就立下豪言壮语的造车新势力们怎么样了?又交出了怎样的年终销量答卷呢?
豪言壮语全落空,造车新势力销量普遍翻车
首先来看看造车新势力们当初立下的年度销量目标以及目前的完成进度。由于11月的销量尚未完全出炉,因此我们先以前10个月的销量来进行统计。
从中国保监会发布的1-10月份造车新势力上险数显示,蔚来、威马和小鹏依旧占据行业前三,而从榜单的第六名开始,销量就跌至千辆以下,尤其排名第十位的国金汽车更是仅有少得可怜的54辆。至于排名更后的企业,数据无疑更难看。
![]()
蔚来的年度目标在4-5万辆,而今年前十个月共卖出新车14947辆,包括蔚来ES6和ES8两款。虽然从横向看,蔚来位列造车新势力首位,竞争力算是最强的,但从纵向发展看,在今年的最后两个月,蔚来至少每个月要完成1.25万辆才有可能达标,而从现在月均千余辆的表现看,这个挑战应该是完成不了了。
![]()
威马汽车2019年目标销量为10万辆,而今年前10个月销量仅达到1.4万辆,也就是说仅完成进度条的14%。
![]()
小鹏汽车今年的目标是4万辆,今年前10月销量则为1.19万辆,目前还剩漫漫的70%道路要走,如果要完成年度目标,最后两个月至少要完成14028辆,而这显然根本不可能。
![]()
合众新能源的目标是在2020年实现累计超过10万辆的销量规模,而数据显示,哪吒汽车目前在售的主力车型仅有哪吒NO1一款车型,今年前10月累计销量也才6091辆,也就是说明年要销售9万多辆才能完成既定目标。
![]()
至于今年下半年才开始交付的零跑汽车,年度目标是1万辆,但新车上市4个月销量也才692辆,目标完成率还不到7%。值得一提的是,零跑计划到2020年实现20万辆的销售目标,其他暂且不看,仅看销售预期不免太过冒进。
![]()
从销量来看,造车新势力无一不是盲目乐观而惨遭打脸,今年注定是只能望既定销量目标而兴叹了。
造车新势力有可能圆梦吗?
看来,造车新势力不仅除了造车,显然更擅长“造梦”。或许是资本的驱动,让这些造车新势力不得不高喊口号,但从2019年来看,造车新势力的“销量梦”无疑已经破碎。
![]()
首先,造车新势力在市场中的境地是极为尴尬的。一方面,中国新能源车市已经经历四连跌,虽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是光明的,但当新能源市场遇冷,首先受到冲击的便是造车新势力。对于资金来源是融资、造血能力弱的造车新势力来说,能不能挺到光明的到来,很值得怀疑。
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最大的优势是互联网思维,但当传统车企不仅入局新能源市场,甚至开始与科技企业跨界联手之后,造车新势力的优势便荡然无存了,甚至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
此外还有另外一个变量,那便是特斯拉。国家之所以如此快速引入这家美国电动汽车企业,就是希望其能成为我国电动汽车市场中的一条“鲶鱼”,能够刺激整个中国新能源车市的发展。但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这条“鲶鱼”却无时无刻不在准备着吃掉它们。
![]()
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之下,造车新势力还谈什么“圆梦”呢,能够存活下来已经是幸运了。当然,也不用过分悲观,毕竟寒冬并不只是造车新势力的寒冬,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固化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可能会成为掣肘,而特斯拉也经历过生死存亡的时刻。
因此,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想要活下去甚至突围而出,最重要的方式还是在于做好产品,在保持稳定交付量的同时也应思考如何实现自身造血,这才是正道。另外,就从产品这一点出发,个人认为蔚来、小鹏、威马确实是算比较靠谱的,只不过生不逢时,大市场并不仁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