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者的角度说,购买一台家用A级车,最看重的三个标准无非是性价比高,空间大、配置先进。
而作为比亚迪旗下王朝系列的首款产品——秦,无疑是瞄准家用车的这三个标准而来。事实上,秦自入市以来就凭借以上特性在家用车市场站稳脚跟,并成为自主品牌在这一领域的佼佼者。如今,秦的换代车型全新秦正式入市。那么,全新秦燃油作为比亚迪布局王朝燃油矩阵的重要车型,在以上方面又有哪些新的演绎呢?
![]()
从售价上看,全新秦燃油自带出厂优惠,起售价低至5.99万元,具备十足的竞争力。
有人说,为了吸引消费者关注,厂家往往会设立一个较低的起售价,以拉低门槛,但实际上这类入门级车型往往是“乞丐版”,不具备实质性的配置。那么,我们来看看全新秦的入门级车型是否也是这样?
![]()
首先,从动力总成上来看,全新秦全系标配1.5L发动机,最大功率80kW,峰值扭矩148N·m;与之相匹配的是万里扬CVT/5MT变速箱。所以,从动力总成的匹配来看,全新秦的入门级车型完全满足家用,同时,1.5L自然吸气发动机+CVT/5MT的动力设定,行驶平顺更能兼顾燃油经济性。对家用车来说,经济实用的动力设定,想必是大多数消费者所中意的。
![]()
在配置上,全新秦从入门级车型开始标配有主副驾安全气囊、胎压显示、前排安全带未系提醒、ABS/EBD/EBA等各项安全配置、远程启动、无钥匙进入、5英寸液晶仪表、皮质座椅、主副驾座椅多项调节、自动头灯、PM2.5空调滤芯等。从这些标配项可以看出,全新秦燃油从入门级车型开始,就兼顾了车辆的安全、智能乃至舒适装备。尤其是像皮质座椅、自动头灯、PM2.5空调滤芯、无钥匙进入等舒适、实用配置的全系标配,不仅彰显了比亚迪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定,还大幅提升了车辆的档次感。
看到这些丰富的配置,你还能说所有的入门级车型都是“乞丐版”吗?
如果说丰富的标配选项提升了车辆的档次感,也提升了全新秦燃油的性价比,那么衡量家用车的另一个指标——大空间,在全新秦燃油上也有更直观的体现。
![]()
全新秦燃油的车身尺寸为4675×1770×1480mm,轴距为2670mm。这一车身尺寸和轴距在同级产品中比较占优,比如,其车身长度比同级的平均水平长约100mm。
![]()
另外,得益于2670mm的超长轴距,全新秦燃油前排Y向空间达1352mm,前排膝部空间为67mm,主驾腿部空间更是达到1036mm。所以,即使身高1.8米的大个子,坐在主驾驶位也不会显得格外局促。
![]()
在储物空间上,全新秦燃油的后备箱常规容积为450L,这对于长距离出行来说,完全能够容纳一家人长途出行所需要的行李;同时,其后排座椅还支持四六比例放倒,这样其储物空间可进一步得到灵活扩展,满足家用车用户不同用车场景下的载物需求。
综合全新秦燃油在车身尺寸和空间上的表现,我们认为,其在驾乘和储物空间上,做到了舒适与实用并存的理想效果。
对消费者来说,谁都希望自己的爱车即使开上三五年也不会被说成老旧或“过时”。但在智能化来临之前,这几乎是无法实现的。而现在,全新秦燃油更具前瞻性的设计和智能化配置,让各位准车主们的这一想法得以变成现实。
![]()
在设计上,全新秦燃油基于比亚迪Dragon Face家族设计语言打造,融合了西方工业设计美学和东方传统文化元素,在符合流行趋势的同时,更具前瞻性和时尚感。同时,家族式的前脸造型,是其经典的存在,可谓历久弥新。
最重要的是,全新秦燃油在智能网联方面搭载了DiLink2.0系统,该系统与当前市面上在售的车机系统相比,在功能应用和开发理念上本身就具备一定的领先性。比如,DiLink2.0系统在软硬件方面可以完美兼容手机APP应用,用户可在系统上自由安装300万+应用;同时,其搭载的10.1英寸8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可根据APP使用场景自适应旋转90度,让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进入更智能化和人性化的体验时代。
![]()
全新秦燃油还支持整车OTA智能远程升级。通过OTA,不仅车辆内置的多媒体系统和相应软件应用能够得到实时更新,且其核心的动力系统、制动系统等所有跟车辆行驶相关的系统也可以进行软件升级。升级后,一辆全新的、与时俱进的全新秦燃油将呈现在用户面前。
另外,全新秦燃油本身还配备一些更为先进的智能配置,比如通过专属APP远程控制车辆、授权亲朋好友临时使用车辆等;用户还可通过云服务APP自动激活车载蓝牙钥匙功能,实现对车辆的控制,包括控制车门解锁、车门上锁等。
这些功能和配置的加入,将为用户提供更多“常用常新”的先进功能。![]()
总结:当前,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产品的竞争均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此种情况下,对消费者来说,购买一台理想的家用车反而越来越难,因为各种花哨的宣传和配置往往会蒙蔽用户的双眼。如果用户能够抓住高性价比、大空间,以及智能化这三大特点,来选购自己中意的爱车,我想会简单很多。而全新秦燃油,无疑是这三大框架设定中,最合适的一个选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城市汽车微信公众号cityautoweek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