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的EX5、拜腾的Concept T、小鹏汽车的G3和蔚来汽车的ES8,除了品牌主张不同,产品的设计思路也存在差异,车企最善于放大这些差异,赋予其生命力,通过延伸到品牌,获得较好的溢价能力。
但是在看过几款产品之后却有点失望,除了能在拜腾的Concept T感知到一些未来的元素,其他造型似乎还停留在传统的设计思路中。
![]()
小鹏汽车G3
![]()
蔚来ES8
![]()
威马EX5
![]()
拜腾Concept T
这一点,贾跃亭的FF 91相比造车新势力,作品反而更有说服力。
FF 91没有选择很传统的造型,有一部分原因来自承诺的700km续航,目前电池技术高续航只能通过增加电池来解决,SUV再加电池就成MPV啦,所以FF 91很大,3.2m轴距,厢式车身,大车身能够给设计师带来更大的发挥空间。
![]()
如果只谈设计的话。
FF 91有点i8的影子在里面。我特意看了下,FF 91的设计师Richard Kim,之前在宝马负责X1工程,后来和宝马i品牌设计总监Benoit Jacob一同开发i3和i8(Benoit Jacob后来去了拜腾)。
有i8的影子并不是说和i8长得很像,而是设计的风格和手法很像。我们大致把汽车设计分成两类,一类是较为常见的理性设计,一类是感性设计。i8和FF 91是属于感性设计范畴的。那什么是理性设计?圈内知名媒体人王洪浩把设计分成两类,几何主义设计偏向理性,生长主义车型偏向感性。
![]()
宝马i8
几何主义设计诸如柯迪亚克、雪铁龙天逸、兰博基尼URUS等,能够感知到许多刻意的人为雕琢痕迹,有时很复杂,但会让人觉得简洁。同样,威马EX5、小鹏G3等属于弱几何主义的产物。
![]()
兰博基尼URUS
![]()
雪铁龙C5 Aircross
生长主义的特点是,设计偏向复杂,但更耐看,也更具备未来感。比如法拉利458,比如DS E-Tense。你可以把一辆车想象成任何你思绪里的样子,更多圆润的轮廓反而能寄托人们复杂的情绪。(现在车企在许多细节处融入仿生,有异曲同工之妙)
![]()
DS E-Tense
同样两款车,URUS会让你第一眼感觉到吃惊,但i8一定更能讨得人们芳心,就是这个道理。
FF 91在很大程度上是偏向感性设计的。但这种设计,成本和市场风险很大,一旦多数人接受不了,第二款产品将很难定调,众多新势力选择了更传统的样式,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
![]()
在描述未来感的时候,这些品牌在前脸部分达成了统一。我们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汽油车的进气格栅除了修饰造型外,还兼具散热、进气的功能性,所以很难忽略掉,但电动车没有功能性的需求,是可以完全摒弃掉的。也就是说电动车的造型可以更加天马行空一些,设计Model S的团队当时纠结了很久,最后妥协,以至于很多人看到Model S会认为是一款全新的汽油车。但是Model X就完全不同了,鸥翼门和无格栅在市场获得了不错的反响。
![]()
电动车或者新能源车没有太多复杂的内部结构,设计出一个全新的Body-type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从这一点来说的话,传统汽车和造车新势力们,真的应该学学FF 91了。另外,FF 91可能没法符合更多人的胃口,但这样的设计,无疑是开阔了一条设计思路,对车企探索未来还有有一定参考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