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戴姆勒资本市场日上,戴姆勒集团及奔驰汽车CEO康林松公布了新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据悉,戴姆勒为旗下奔驰汽车部门制定了新的电气化战略。其中包括大力推动48V混动技术;在2022年前推出20款全新的电气化车型;以及奔驰旗下车型体系电气化时间表等内容。按照这一时间表,在2020年,奔驰旗下约9%的车型将实现电气化;2021年将有15%的车型实现电气化。(来源:汽车之家)
据大众集团官方对外公布的信息显示,作为“Planning Round 68”计划的一部分,大众在2020年至2024年间将在混合动力、电动出行以及数字化领域投资600亿欧元(约4646亿人民币)。
其中,纯电动领域的投资就高达330亿欧元(约2555亿人民币),混合动力及数字化领域的投资为270亿欧元(约2091亿人民币)。按照大众的计划,到2029年大众将推出75款纯电动车型以及60款混合动力车型。而到2029年,纯电动汽车的累计销量将达到2600万辆,混合动力汽车的累计销量将达到600万辆。(来源:汽车之家)
日前,有多名网友在某社交媒体爆料称自己的国产特斯拉Model 3订单状态已更新为“准备车辆交付”,其中准备交付的车辆包括银色、红色、蓝色、白色等多种车身颜色。
在2019年10月25日,有消息曝出首辆国产特斯拉Model 3或已下线,在短短半个月后的11月8日,我们就抢先试驾到了国产版特斯拉Model 3:《悄无声息就来了 试驾国产特斯拉Model 3》。11月5日,多名网友在某社交媒体曝出国产Model 3的订单截图,订单状态已更新为“准备车辆交付”,很多网友不禁感叹:第一批国产Model 3用户真的要“吃到螃蟹”了。(来源:汽车之家)
10月汽车投诉排行榜出炉了,不出意外,有几位“老朋友”又“霸榜”了。来自老车主的汽车投诉量是很多新车主购车参考因素之一,有些长期被投诉的车辆和问题,准车主可要注意了。
近日,第三方汽车品质评价平台车质网发布了“2019年10月车型投诉前30排行榜”,从入榜品牌和车型来看,合资品牌最多,自主品牌反而少见,在车型方面,几乎都是市场上热销的车型,投诉的问题以发动机异响和变速箱异响为最普遍。
而在这份榜单中,除了几个新上位的“朋友”,更有长期霸榜的几位“老朋友”。(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近日,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宣布一项人事任命:现任公司战略和物流副总裁的戴鹤轩博士(Dr. Franz Decker)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接替沈翰宁先生(Daniel Schaefer)担任技术及生产高级副总裁。沈翰宁先生将返回德国接受新的任命。
戴鹤轩博士毕业于慕尼黑工业大学,获电气工程及信息科学硕士和生产管理学博士学位。自1998年加入宝马集团,他先后在生产战略和运营、生产规划和物流、信息技术战略领域,以及组织发展和柔性生产等企业战略项目中担任管理职位,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戴鹤轩博士于2016年9月加入华晨宝马,为公司在生产战略和物流管理方面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其中特别在引入EFQM卓越管理、产品投产准备、以及新工厂及升级改造项目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来源:盖世汽车综合)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要稳住汽车消费的大头,研究取消限制消费的政策。以下为发言原文:
孟玮:第一,积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在两业融合发展的文件里也提到了不少新业态新模式。从新业态看,以产业融合促进新消费。比如,在消费品工业和服务业融合方面,重点发展服装、家居等领域的规模化、个性化定制,以及智能手机、家电、新型终端等领域的全链式智能生态服务。再比如,在消费服务重点领域和制造业创新融合方面,重点发展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远程诊疗等高端医疗设备,开展健康管理、运动向导、精准照护等增值服务,逐步实现设备智能化、生活智慧化。这些也都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从新模式看,以线上线下融合扩大消费。加大对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养老服务、婴幼儿照护、文化娱乐、体育赛事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力度,积极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服务消费。同时,进一步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推进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第二,切实稳住传统领域消费。一方面,稳住汽车等消费大头。破除汽车消费限制,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推动汽车限购政策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另一方面,大力促进更新消费。以家电、消费电子等为重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健全废旧产品回收拆解体系,完善机动车、船舶和农机报废回收更新办法。在回收消费领域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可以挖掘。
第三,大力改善消费环境。重点是在“提升质量”和“推广经验”上下功夫。所谓“提升质量”,就是要顺应居民消费升级的趋势,全面提升中国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加强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充分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所谓“推广经验”,就是通过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等方式,积极推广各地促进消费的好经验好做法。比如,近日我委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对云南以无理由退换货为切入点、重塑旅游消费新生态的有关情况进行深入调研,通过这样的举措,对进一步激发云南的旅游消费潜力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像这样的好经验、好做法,我们会进一步梳理、进一步提炼,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也希望记者朋友们能够更多的挖掘在消费领域的一些亮点,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和推广。(来源:汽车之家)
虽然德国勉强躲过近在眼前的经济衰退,但如何维持汽车产业基业长青的竞争优势,依旧是个巨大挑战。
在经历了前三个月的微缩之后,德国经济在今年第三季度增长了0.1%。一般来说,国际上通常将连续两个季度的经济活动下滑定义为“经济衰退”,从这个标准看,德国勉强躲过了一场近在眼前的经济衰退。
德国一向以工业制造品出口见长,但也容易受到全球贸易不利因素的影响。
据英国《BBC》报道,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德国出口总额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7%,但这些出口产品中也涵盖了部分进口的内容,所以,另一种看待德国出口体量的方式是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这些大约占GDP的三分之一。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对从德国进口的钢铁和铝征收关税,而在最近,美国对欧洲飞机制造商空客(Airbus)的补贴采取了报复性关税措施,进而把目标对准了德国、英国、法国和西班牙四个国家。
因此,今年德国经济增长放缓就不足为奇了。最新数据显示,德国2019年第三季度出口确实有所微幅增长,但出口面临的风险依然很大。(来源:每日汽车)从当下累计裁员超过7万人的体量看,全球汽车制造商的员工人数将被砍掉4%。
十年前,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引发了蔓延全世界的经济衰退。彼时,包括通用汽车在内的多家汽车制造巨头一度面临经营破产,在2010年前后,全球汽车产业也在低谷中累计裁员约10万人。
当年的至暗一幕虽没有再次重演,但自2018年开始,全球汽车销售的增幅就逐渐放缓。及至当下,已有多家汽车制造商陆续启动裁员,削减政策的累计人数已超过7万人,逼近雷曼冲击之后的最高值。
一方面,是经济衰退引发的的新车销售体量减少,导致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大部分制造商不得不选择全面收缩、或是部分市场裁撤生产线。
另一方面,则是电气化、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的转型迫在眉睫,倒逼着整个产业链条进行脱胎换骨的结构变革。特别是处于汽车产业上段的零部件供应商,员工基数大,给整个链条的雇佣环境改善蒙上了一层新的阴影。(来源:每日汽车)只要“299元”即刻加入
![]()
识别二维码
立即享受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