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6至11日,宝马在江西举办了以“驭见幸福”为主题的新BMW X1全国媒体试驾活动,主角正是于10月11日上市的改款宝马X1车型。
新BMW X1在在外观上、动力和配置上都有不小的升级,同时延续了原车型的驾驶乐趣和豪华感,宝马也希望能借此在紧凑型豪华SUV细分市场中的领导地位。
目前新X1共推出四款车型:BMW X1 sDrive 20Li时尚型、BMW X1 sDrive 20Li尊享型、BMW X1 sDrive 25Li领先型以及BMW X1 xDrive 25Li 尊享型,售价区间27.88-33.98万元。
与我们之前体验的X2车型不同,作为一款主打家庭与使用的主流SUV产品,新X1的买家在价格和配置上的考虑会花费更多,因此我们将详细分析一下这4款配置的重点,帮助大家理解新X1价格背后的小心思。
凤尾能选吗?
首先,新X1尾号“20Li”标号的两款车型为低配车型,搭载1.5T三缸发动机+7速双离合变速器,最高输出140马力和220牛·米。实际上三缸的抖动只是在低转速高负载(高速中等油门或轻油门上坡)情况下显得明显,但双离合的顿挫感并不大。
如果对三缸实在反感,可以直接跳到后面会介绍的高配车型。
![]()
X1“凤尾”车型在基本配置上并没有缩水,比如2780mm轴距带来的宽敞后排、505-1650L可扩展后备箱容积、可前后移动13厘米的后排座椅和皮革座椅等。此外,车内6色氛围灯、全新的六角天使眼头灯和L型LED尾灯都是标配,轮毂也是18寸起。
安全方面,前排侧气帘、防爆胎、被动胎压监测、后视摄像头+后方雷达等都是标配。缺席的则是全景倒车影像、前倒车雷达、前排座椅记忆、无匙进入和互联车机系统。
选凤尾还是次凤尾?
相比27.88万的最低配车型,指导价29.68万元的次低配车型多了什么呢?
![]()
首先是车内M运动型“丁字裤”方向盘和10.25寸中控屏,前者手感确实赞,而后者也免去了小屏幕的尴尬(最低配8.8寸屏幕确实太小,也太丑了)。
接着是双区自动空调和手机互联系统,前者的实用性一般,但后者带无线Carplay+百度Carlife,对于年轻用户来说,实在是太方便了。
总体来看,次低配车型在实际用车体验上并没有实质性提高。考虑到两者的差价,我更倾向于选择最低配车型。
次低配车型更多的是为了引导消费者选择2.0T的高配,毕竟后者只需要再加1万3。
次低配和高配,显而易见的选择
高配车型指导价30.98万,只比次低配高了1.3万元。一般来说,次顶配都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真的是这样吗?
![]()
首先,高配车型配置了B48Tu 2.0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最高输出192马力和280牛·米扭矩,而1350-4600转的最高扭矩区域覆盖,展现了宝马的高技术水准。
更换了更强劲的发动机后,高配X1的百公里加速只需要8.2s,比1.5T车型快了2.3s,可以说是质的提升。
高配车型还标配了无匙进入,前排座椅还带了记忆功能。实话实说,这两项功能十分适合全家多人共同用车的情况,对只是独自驾车上下班的朋友来说,它对驾车生活的“幸福感”提升不大。
![]()
美中不足的是,高配车型依然搭载7速双离合,离“原汁原味”的宝马操控差了一点(宝马车上的ZF 8AT变速箱才是精髓),换挡拨片也需花费1,400元选配。全景倒车影像和前倒车雷达这两项实用性十足的配置也依然缺席。
总的来说,如果只是想要一台豪华品牌的紧凑级SUV,那么两款低配X1是不错的选择。但要想体验真正的宝马,高配的2.0T X1车型才是“入门级”。
有必要选顶配吗?
如果你们再往上加3万元,就能以33.98万的指导价买到一台顶配的新X1车型。
![]()
这次你就会拥有:优秀的8AT变速箱、xDrive全轮驱动系统、全景倒车影像+前倒车雷达、HUD抬头显示系统、增强型导航(带在线路况地图和HUD联动),19寸轮圈以及装饰感稍微好一点的中控台缝线。
由于目前X1用户绝大多数都没有越野需求,因此顶配车型更适合不差钱的宝马粉丝,或者因后排空间/价格问题放弃X3车型的用户。
总的来说,就3万元的差价来说,我更推荐购买高配而非顶配车型,然后花4,000元选装“创新套装(主要是前倒车雷达)”+6,500元的哈曼卡顿音响。
总结
![]()
在这个价位,同时存在着追求豪华品牌/空间/驾控/舒适性配置等不同需求的买家,而新X1四款配置车型也较为明显地划分给不同的买家群体。
一直以来,X1车型都是一款十分均衡的产品,每月超6,000辆的销量成绩也证明了其产品实力。本次新X1的升级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更多的是紧跟了当前的时代潮流,延续了原有的市场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