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融资估值来看,小鹏汽车在原来的基础上高于上一轮,这足以说明投资者和市场对其整体发展的认可和支持。
而在这背后,或许是基于小鹏汽车产品定位、核心技术自研、运营效率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作为新造车势力的一员,小鹏汽车与蔚来、车和家、拜腾,爱驰等新造车企业对产品的定位有所区隔,大多数新造车企业瞄准高端市场,大部分定价都是在30万元以上,而小鹏汽车定位在中端市场。
从目前的情况看,投资者更倾向中端定位且能够量产的电动车企,毕竟现阶段中端车更加适合中国市场的商用模式。
在中国市场里,定位在10万以下低端市场的车企曾经拿到很多融资,但补贴退坡后,低端产品开始被淘汰。
与此同时,定位小众的高端车市场,如今很难复制特斯拉的策略模式,毕竟在一个小众市场上争取更多用户,这无疑是个难度很大且风险极高的操作。
相比之下,中端是潜力极大的市场。
造车新势力既有机会能把“量”做上去,又能维持一个技术的溢价,这也是小鹏汽车继续受投资者青睐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