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今四面楚歌的蔚来汽车,其实处境并非像当年项羽,须自刎于乌江。在当下社会,商业精英都是拿得起放得下。蔚来和李斌的口碑,相比贾跃亭和FF,似乎要好一些,既然后者都能获得资本地产大鳄融创、恒大的青睐,对蔚来而言,可能就是接手价格的问题。但对于2019年最惨的人而言,持有还是抛售蔚来,这又不仅仅是资本问题。
策 划 | 陈婷婷
编 辑 | 尚 武
9月24日,蔚来汽车发布2019年半年报,财报显示上半年蔚来汽车累计亏损 59.66亿元,二季度毛利率下降到-30%以下。据证券公司分析,如果蔚来继续保持当前运营情况,其持有的资金仅够维持三个月。更有统计数据表明,自2014年蔚来汽车创立以来,亏损额累计有400亿元。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
从高光到至暗,蔚来汽车到底经历了什么,出路在哪?作为创始人的李斌,还能否实现他的造车梦?
「本期《轰鸣》之(CFO离职/股价触底 李斌和蔚来的出路:“像摩拜一样卖掉”?)将从“蔚来的财务困境”、“蔚来下一步出路”、“蔚来引发的思考”三个方面落点,邀请三位嘉宾来探讨蔚来汽车当下和未来的发展,以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思考。」
【本期嘉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行业信息部主任陈士华」
「汽车K线创始人、总编辑陈楚」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纪雪洪」
一、蔚来资金困境:为什么会持续亏损?
主持人:蔚来汽车关注度为何如此之高,甚至超出很多一线车企?
陈士华:蔚来是我国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一个向高端品牌发展的企业。大家知道传统乘用车企业这几年一直在从低端向高端做不断的努力,但是市场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还有很大差距。
主持人:蔚来汽车为什么会一直亏损,交车后也没有改善?
另外,蔚来一些品牌宣传,比如终生质保、免费换电、城市展厅的投入都比较大。在王府井开展厅,那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主持人:蔚来员工透露过,每年租金八千万元。
陈士华:那原来是奥迪的城市展厅,是不是值得这么投入有待商榷。另外还有二季度的自燃事件和召回事件,对它的财务压力还是很大的,召回四千多辆,损失得有三四个亿的规模。
主持人:综合考虑产品、渠道、研发和营销等各个方面,它的支出结构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主持人:李斌不是第一次创业,在管理上为何会出现这些问题?
蔚来跟江淮、广汽合资,和长安也有接触,这些给了他或者给了整个产业一种冲动,但是没想到会出现这么多安全问题,还有政策风向有变,补贴少了。蔚来高管离职特别频繁,已经曝露出来很多问题。
主持人:传统车企当高管团队是非常稳定的?
陈楚:也不能说非常稳定,正常的挖角其实也很正常,像吉利、长城相爱相杀也挺好,便于人员流动和技术交流。可蔚来这种人员变动就算是比较频繁和有问题了,很少有一家企业两年内这么多研发、技术高管出现变动,除了观致还有少数表现不是特别好的企业,而那些做得好的企业管理团队都是很稳定的。
主持人:人员变动对于汽车企业的发展而言意味着什么?尤其频繁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陈楚:一拨人来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就要把前任的推翻,在中国很多企业都是这样。企业高管的变动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影响非常大,新上来一批高管,会不会继续坚定地执行原来的战略,还是大规模改变,这都是不得而知的。一个企业的战略是需要有连续性的。
陈士华:人员变动往往和企业业绩或者市场份额下降有关。企业发展一不好,责任不推到战略方面,往往推到人身上,这是企业做决策失误的地方,这种情况我觉得换人是在雪上加霜。
主持人:蔚来的运营模式是否符合商业规律?
主持人:目前蔚来的情况毛利率一直在下降,今年一季度是-13.4%,二季度是-33.4%,越卖车越赔钱,怎么解决这个矛盾问题?
陈楚:蔚来作为一个比肩“豪华品牌”的中国企业,能够卖这么多辆,得到部分消费者认可,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但是它面临的难度不是一般难度,真做上去的话,的确会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创新者。但是现在反过来看,蔚来是不是具备特斯拉真正引领行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大家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从长远来看是一个汽车品牌要考虑的。
主持人:您觉得蔚来具备这个实力吗?
陈楚:蔚来有很多创新,但创新能力跟特斯拉相比的话还不能并驾齐驱,有一些差距。特斯拉是真正把电动化智能化融合得非常好的企业,我们还是得承认它的领先。
二、蔚来的出路:
主持人:现在来看,李斌距离他的造车梦有多远?
主持人:蔚来汽车面临的资金问题,可能很多新造车企业都存在。但蔚来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出来。对于新企业而言,是不是要重新思考上市的这条路?
主持人:什么样的企业或者投资人会愿意接手?
陈楚:不排除有接手的可能,第一它搭建了研发团队,第二先期品牌推广也做好了,还有现成的渠道,现在无非是需要资金,能不能像特斯拉一样亏个十几年,但是这十几年当中可能某些季度会盈利。或者是等着传统汽车企业比如长安、广汽谁把它兼并了,就图蔚来这个品牌和它已经铺垫好的东西。
主持人:这些企业本身有新能源品牌和团队,对蔚来有需求吗?
陈楚:多一个品牌或者说多一个商业模式,蔚来能给他们带来新的东西,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地产商转型。到时候就是谈价格,你把价格谈拢了,主要是这个问题,其它的还好说。现在,李斌需要一个为他买单的人。
主持人:如果这三个月内李斌拿不到更多资金的话会发生什么?
陈楚:现在不是很乐观,刚上市股价还在往下走,中信等国资已经大规模退出,资本套现了。未来三个月能发生很多事,资金链一断,整个企业就完了。我有同学在蔚来工厂工作,他周边裁了很多人。
纪雪洪:蔚来这样的企业,没有太强大的传统产业为它输血,靠它自救的确非常非常难,从财报看已经没有资金再做新车。能够有人接手或者引入战略投资,这是一个主要出路,但是目前来讲这两点都是非常困难的。
三、蔚来引发的思考:
主持人:2020年新能源补贴全部退出,对于蔚来这样的新能源企业意味着什么?
纪雪洪: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能力,最突出的还是技术研发能力,其次品牌打造、商业模式,还有供应链,核心还是技术创新能力。
乘用车双积分政策,对于保证我们新能源汽车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政策。上一轮的政策希望企业都生产新能源车,来降低整个产业油耗,但是实施的结果并不是完全达到我们预想的结果。比如传统车的节油效果并没有明显提高。
主持人:从恒大、华泰以及更多的地产商进入,能否说明整个资本市场对于新能源产业的看法还是偏好的,整体乐观?
纪雪洪: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未来的产业,以前日本、欧洲有一些争论,是插电式、还是混合动力。现在都在纷纷大力投入纯电,但要完全超越燃油车需要时间。从这点上来讲,企业、资本对这个市场会从前期非常高涨逐步冷静,会选择不同的技术路线,去决定下多大的“赌注”。
主持人:随着新能源补贴政策的调整,从补贴整车制造到补贴充电基础设施,资本市场会不会也有一些变化?
主持人:基础设施盈利难度跟造车比哪个更大?
陈士华:充电桩这块的盈利难度比造车的难度小的多,国家层面鼓励电动车发展,公桩充电的价格要下降或者给一定的补贴,鼓励老百姓到外面充电,这样的话就会很快发展起来。另外充电桩技术含量,以及投入比造车的话要小得多。
思考者相关阅读: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