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极驾客的第2027篇文章
![]()
赛车是一项难以普及的运动,光是需要大量金钱和异禀天赋这两方面的门槛就已将大多数人拒之门外,至少在了解到超吉联赛之前,我是这么认为的。一支F1车队的年度预算从数千万至数亿欧元不等。许多职业车手烧的钱远比通过参与赛车赚的钱多。当然,世界冠军级别的车手薪水很高,但在拿到世界冠军级薪水前,他们的职业生涯无外乎是一路烧钱,带着千万赞助去抢席位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除了拼技术,是真的要拼爹,无论是亲爹还是干爹。兰斯·斯托尔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富豪老爹的巨额赞助帮他进入F1,甚至还为他买下一支车队。"出身贫寒"的刘易斯·汉密尔顿在赛车生涯初级阶段老爹也是为了他打三份工,甚至抵押房产……然而吉利却一直在做一件违反我对赛车认知的事,他们偏偏要把赛车做成一项平民运动。参加超吉联赛不需要拼爹。我一开始还有疑问,报名参与超吉联赛需要多少费用?得到的答案是不需要费用。只要参加地方选拔,成绩优胜者便可参加分站赛。除了食宿和交通需要自理外,参赛完全不需要费用。国内还有哪家厂商有这样的操作?
超吉联赛使用的是帝豪GL赛车。那么它与大街上跑的帝豪GL有什么不同?在动力方面还真没什么不同,依然采用原厂1.4T发动机,只不过改了进排气,在动力输出上不会有明显增长。那凭什么叫赛车?主要体现在轻量化、避震、轮胎、刹车、空气动力学这几个方面。
帝豪GL赛车车内的副驾座椅、后排座椅都拆掉了,与驾驶无关的装饰面板、地毯也被移除,你完全可以看到裸露的车架结构。为了提升安全性,车内加装了防滚架,同时也起到了增加刚性、提升操控的效果。
刹车卡钳也保留了原厂配置,只不过刹车片换成了高性能产品,制动效果和耐热性都得到提升。悬挂保留了原厂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结构,但是避震换成了绞牙避震。轮胎升级成了路航的半热熔胎,这样在达到工作温度后,弯中的极限大大提升。车身包围也进行了改装,车头增加了扰流板,尾箱盖上增加了尾翼,一定程度上能带来一些下压力,增加车辆高速过弯时的稳定性。此外,整车还装备了宽体套件,更宽的轮距也能带来更高的弯道极限。
在驾驶帝豪GL上宁波国际赛道体验前,我们在后场的金卡纳赛道(一条用桩桶摆出的小赛道)先进行了一次练习。这一轮主要是让各位老师熟悉一下手动挡的操作。尽管我们这些汽车媒体常年试车,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常开到手动挡。不过帝豪GL赛车似乎很不容易熄火,离合器接合点也比较清晰,近40位老师试下来,一共也就出现了两三次熄火。不过我感觉坐姿不甚理想。换装了赛车桶椅后,坐姿确实降低了,但方向盘的位置还是比较高。另外,座垫的倾斜角度太大,大腿的活动完全被座垫限制,踩离合和刹车的时候无法做到大腿带动小腿一起发力,几乎只能用脚踝发力,这是不太合理的。当然,如果参加比赛,相信坐姿还可以根据个人体貌特征进行一些调整。出发,上全赛道!其实这是我第一次跑宁波赛道的全赛道,之前在这里参加过其它品牌的试驾活动,只跑过分段。宁波赛道还是挺有挑战性的,4公里出头的赛道竟然密布了22个弯角,比举办F1比赛的上海国际赛车场的弯道还多6个。最有趣的是它有着多弯心的弯角,车手和车辆必须持续抵抗同一侧的离心力。有着半热熔胎、宽体的加持,帝豪GL赛车在保持高度侧向G力的同时,还有着惊人的动态稳定性。它的可预测性和可控性都很高,在持续的弯中感觉要达到推头的边缘时,稍稍调整油门即可化解。手动挡的乐趣在于驾驶的参与度。尤其当跟趾降挡时,那种自我满足感(说白了就是那种以为自己很厉害的感觉)是自动挡车型无法给予的。不过老实说我的跟趾动作并不熟练,毕竟没多少机会开手动挡。基本上我只做从4挡降到3挡的跟趾,从3挡到2挡就不做了。想要熟练运用,终究还是要多练习,练成一种肌肉记忆。好在帝豪GL赛车的挡位清晰,只是行程对于赛道驾驶来说稍稍长了一点,日常驾驶完全不是问题。
![]()
帝豪GL赛车的原厂1.4T发动机低速起步时推背感还是挺强的,毕竟整车重量还是要比民用版轻一些,但是在超过100km/h以后的速度区间后劲就不是很足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特性也是趋向于低转速,在1400-4000转之间就能输出235牛米的最大扭矩。在过了5千转之后,转速提升速度就比较慢了。所以尽管它的红线转速从6千转开始,并不容易把它踩到断油,这对于新手来说也是比较友好的。
整体来说,帝豪GL赛车真的是一款很好开的赛车,只要能比较熟练地操作手动挡,了解基本的赛道走线,就不存在驾驭不了的问题。无论是在驾驶技术层面还是资金消耗的层面,超吉联赛都刷新了我对赛车的认知下限。别误会,这种刷新下限的情况是十分积极的,原来赛车真的可以这样平易近人!我相信会有更多平民出身的赛车英雄会通过超吉联赛走过起步阶段,说它是职业车手的摇篮一点都不假。我只想对吉利说,干得漂亮!
与其它许多汽车赛事不同的是,超吉联赛还设置了女子组,也就是“巾帼杯”,我的同事穆卡就参加过超吉联赛“巾帼杯”的比赛。赛车界一直存在对于是否应该设置女子组比赛的争议。我认为设置女子组是好事,至少在基层值得这么做。受制于许许多多原因,女性参与赛车似乎比男性更难。让更多女性了解到赛车的魅力,更多地参与其中,对于整个汽车运动的发展的长远影响一定是积极的。我们这次只是进行了体验,而参与今年超吉联赛收官战男子组和女子组各前3名车手都可以获得去纽伯格林跑圈的机会,令人羡慕!况且,汽车运动也是运动,是运动就分男女,没什么毛病。
撰文//王可人
—— · END · ——
▼《极驾客》第47期封面
![]()
![]()
![]()
![]()
极驾客TopDriver微信粉丝群现已开通,
由于人数限制,
请微信添加“woo91u”个人微信号,
邀请您加入我们的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