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数:1991字
阅读时间:6分钟
2019年10月20日的凯迪拉克品牌之夜现场,尽管有狮子合唱团、越人合唱团、韩红、林俊杰的现身捧场,但不少媒体人在经受了“没有后驱 不算豪华”的宣传“轰炸”后,本以为会成为主角的CT5,却并没有在这一天如约上市。
感到遗憾的众人抱怨了一番:“浓眉大眼儿的凯迪拉克学坏了?”
更确切地说,是凯迪拉克学会放慢了脚步。
2017年,中国市场超过美国成为凯迪拉克的全球第一大市场;2018年,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下滑4.1%的情况下,凯迪拉克逆势增长17.2%,年销量成功突破20万;今年1-9月份,凯迪拉克累计销量为164,048辆,同比增长0.9%。
这就是凯迪拉克的速度,不可谓不快。然而,随着CT5、CT4在品牌之夜集体亮相,即将完成产品的全面更新时,一直急速狂奔的凯迪拉克似乎突然放慢了脚步。那么,它为什么要在万众期待中突然“使坏”呢?
“重要”时刻
自2015年上汽通用汽车发布面向2020年的“豪华车战略”以来,凯迪拉克一直稳步前行。2018年,凯迪拉克成为继BBA之后第四家年销量突破20万辆的豪华品牌,也自然而然成为了豪华品牌第二阵营的领头羊。
尽管中国车市目前步入了转型周期,销量大幅回落,但消费升级使得豪华品牌汽车的市场需求依然旺盛。截止到今年9月份,凯迪拉克稳坐豪华车销量榜第四位已成定局,入华16年的凯迪拉克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也正式突破100万辆。
近两年,凯迪拉克不断在市场中寻求产品和品牌的向上突破。从年销量、累计用户体量两个层面而言,凯迪拉克在中国市场都将迎来至关重要的阶段性时间点。
从2018年开始,凯迪拉克已经实现了与全球同步的产品更新迭代,去年推出的紧凑型SUV产品XT4上市的第四个月销量就超过了4千辆,XT5更是在今年年初历史性地进入到豪华车车型排名第五的位置,成了市场上无限接近Q5、X3以及GLC的豪华中型SUV产品。而XT6的上市则成为了凯迪拉克在SUV市场布局中最后一块拼图,实现了从入门级紧凑型到大型全尺寸SUV市场的全面覆盖。
继凯迪拉克在SUV市场产品的全面更迭之后,CT6领衔的轿车产品线则紧跟凯迪拉克全球产品更迭的步伐和节奏,随着CT5、CT4的到来迎来了自己“豪华车战略”执行落地的“重要”时刻。
基于凯迪拉克的轻量化后驱平台打造、全系搭载2.0T+10AT动力组合、MRC主动式电磁感应悬挂、全新凯迪拉克云电子架构……全副武装的CT5在整个中型豪华车中都处于领先水平,产品力上已经被业内视为“中型豪华轿车高价值标杆”产品。而明年凯迪克CT4一旦上市,将与全新一代CT6、CT5共同构建起“新美式豪华后驱轿车家族”。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部长冯旦在接受《钟叔驾道》采访时表示:“CT系列和XT系列上市。我对这两大系列的产品都很有信心,这标志着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产品阶段……最重要的是希望这一波,对我们来说是第二次创业的过程,把这个品牌真正在中国市场做扎实了,无论从产品还是品牌价值,还是从服务上,把它做到位。”
二次创业
中国豪华车在行业占比刚刚达到10%,而在全球范围内,成熟市场这一比例平均在15%-20%之间。因此,豪华车市场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拉动车市的重要引擎。
其中,第二阵营头部地位的豪华品牌增长空间最大,显然,凯迪拉克目前正处于“坐二望一”的关键阶段。
凯迪拉克二次创业的第一把火将在局部的细分市场点燃。
刚刚上市不久的凯迪拉克XT6,凭借错位竞争打破了“BBA”构建的市场壁垒, 9月份售出2,899辆,同比增长84.1%。作为凯迪拉克的全球战略车型,CT5肩负着与宝马3系、奔驰C级以及奥迪A4L等国产豪华品牌中型车同场竞技的重任。而这个级别所处的市场,正是销量最为集中的细分市场。
据冯旦介绍,目前,凯迪拉克的SUV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稳定的销量结构,XT4、XT5月销量已经能够稳定在万辆水平。冯旦表示:“XT6是我们的明星产品,无论是从它的价值定位、价格定位,还是未来销量的定位,包括这个车本身的战斗力。在轿车系列里面,我认为明星产品未来就是CT5。”
在产品的蓄力之外,凯迪拉克在渠道建设方面同样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凯迪拉克经销商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从四年前的140家扩展到目前的300家,覆盖全国100多个主要城市和地区,其中新建和升级改造的全新标准展厅占比已超过50%。
渠道在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下沉,为凯迪拉克前几年的销量增长贡献颇丰。但是,在2020年“豪华车战略”即将落笔之时,凯迪拉克在渠道建设方面也将从数量增长转为质量增长。
冯旦介绍:“接下来这个阶段,可能我们更多侧重的是一、二线城市,而不是三、四、五线城市,基本上我们觉得目前铺的点对凯迪拉克来讲已经差不多够了,所以我们会更加侧重一、二线城市,最多到三线。”
可见,凯迪拉克在二次创业阶段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提高消费者对凯迪拉克的品牌价值认可度。正如冯旦所言:“做到20万,可能未来很多其他的二线的(品牌),慢慢也能做到20万了。但是再往上攻,认为大概能接近40万,就可以说自己是一线了,但是这个再上去(20万基础上冲击40万),不是简单靠打群架,价格再往上打,没用的。”
第二阶段瓶颈的突破,就是品牌力的突破。而这,也正是凯迪拉克XT、CT系列产品的历史使命。由此可见,并不是浓眉大眼的凯迪拉克学坏了或者是胆怯了。
没在品牌之夜上正式上市CT5,大概正是凯迪拉克吹响第二次创业号角前的深呼吸。
往期精选
钟观 | XT5和XT4之后,凯迪拉克要用CT6向ABB发起新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