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保有量仅为美国五分之一,
中国车市见顶了吗?
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国内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814.9万辆和1837.1万辆,产销量较上年同比分别下降11.4%和10.3%。即便是有着金九银十的传统旺季,也没能扭转车市下滑。
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跃居世界第一,2017年销量突破2880万辆,逼近3000万辆水平。但随后的2018年,却结束了中国车市高达28年的增长,全年销量为2808.06万辆。3000万辆从2018年开始,似乎就成了中国车市的天花板,以此作为论据,唱衰中国车市的消息也越来越多。
不过,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国家千人汽车拥有量数据,中国仅仅排名在17名,1000人数量才173辆,而排名第一的美国,千人拥有数量837辆。中国的千人拥车数刚达到美国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当前国内超过80%的人都还没有汽车,而美国平均来看,拥有汽车的人群已经超过80%。面对这样的现实数据差异,难免会有些激动,毕竟想想我们成长空间似乎还有5倍,然而真是这样吗?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是我国汽车腾飞之年,因为当年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仅为52辆,但仅用了五年时间就在2017年飙升到131辆,其增速几乎达到3倍。从2012年到2017年,这五年也被称为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年代。
如果参考美国市场的千人保有量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似乎还有翻5番的机会。然而,如果你再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其实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我们从中美之间人口基数,地理环境,区域经济,以及基础配套设施之间的差异来具体看看。
购买力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当下美国人均GDP高达62600美刀,而中国人均GDP尽管在最近有了不小幅度的增长,人均9201美刀,但相比美国还存在很大差距,差不多是美国的7分之一。
从供给的角度来看,美国在人均收入上就差不多是中国的7倍,自然购买力要强势很多。但是如果汽车在美国卖的还更加便宜呢。我们暂且不说那些大排量的高性能车,就以家用车凯美瑞为例,美版2.5L凯美瑞起步价为2.3万美刀,折合人名币16.2万。
而中国2.5L凯美瑞起步价就是21.98万,整整比美国市场高出5.78万。相比于中国市场,更高的人均收入,更低的商品价格,自然美国购买了基础要强势得多。
从相关数据统计的汽车负担系数(即主流入门级轿车价格相对普通家庭年收入的倍数)也可以看出,中国购买力远远低于美国可以直观比较中美两国家庭的汽车购买力,相比之下,中国普通家庭需要积蓄一年半还多一点的收入才能购买一辆还过得去的入门级家轿,而美国只需要一个多季度,因而中国家庭普遍买车和养车的经济负担更重。
养车后续成本
而且在房价居高不下的现在,一般的二线城市,一个车位都得十几万,这更加无形中加大了购车成本。而地广人稀的美国,除了纽约、洛杉矶这些主要大城市,大多数人口都分布在城市近郊地带,停车位似乎不是很大的生活成本。
公共交通
在当下高铁时代尤其发达的中国,远距离出行,高铁基本可以满足90%的出行需求。高铁时代下,极短缩小了地域之间的通行。而且在以滴滴为主的网约车市场,很好地满足了城市内部的交通出行,很多精于计算的消费者,也很清楚,当下买车确实是最为失败的投资,尤其是面对道路交通极其拥堵的城市。
而美国的地铁以及公交是犯罪的高发地,公共安全环境非常差,相比之下私家车能够给你提供一个较为安全的私人空间,汽车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人们的必须品。
地广人稀
美国人口密度为35.6人一平方公里,而中国则是高达144.3人一平方公里,而且随着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人被聚集到城区,人口密度是在不断上升。
而美国当前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城市化进程,不过有一个和中国明显的差异就是,中国城市化基本是那些更为集中的高楼在支撑,而美国则是分散式的家庭庭院模式。
很明显的一个差别就是,中国的中产会选择在那些三四层的商品楼买上一套,实现城市化。而美国居民更多的则是在郊外购买独栋房产。显然后者对用车,买车的需求更大,而高楼模式下的城市化,对汽车需求要小很多,因为一般公共交通就能满足。
电动车大军
和美国相比,中国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色就是电动车大军。而在车市一片哀鸿的情况下,两轮电动车却迎来快速增长。2018年我国两轮电动车产量达3277.6万辆,同比增长5.28%,全国保有量超过2.5亿辆,可以说是真正的“国民交通工具”。
尤其是对于城市居民来说,电动车基本上成为了每家每户的必需品,因为这实在是太方便了。免去了停车、堵车、罚单的各种风险。
限牌限购
为了进一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国内一线城市,不少都推出了限牌限购政策。因为基础设施,承载不了汽车的巨大保有量,购车指标受限,中国市场最具有消费潜力的人群,就这样被埋没了。
高昂的违章成本
交通违章是一个极其隐性的因数,可能对于第一次买车的人,是基本没啥概念。但面对各种防不胜防的罚单,以及找不到停车位的各种疑难症,大部分第一次购车的人,会减少汽车使用次数,也降低了二次购车,或者是置换新车的欲望。你能想象,在国内一个违章探头能实现两千多万的创收,这些都会影响人们二次购车的成本。
总体上分析而言,从经济基础,以及地理人文环境,以美国市场作为参照,确实不太合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汽车市场不可能达到美国千人保有量八百多台的水平。所以说,2012年到2017年那样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要明白的是,中国车市依旧还有上升空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