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某资深投资者22日向媒体透露,中环中心一停车位以760万港元元天价成交。据了解,购买者为此大厦业主,买入车位后自用。据了解,在2018年6月,香港何文田片区天铸公寓的一个车位以600万港元拍卖,创下当时最高车位拍卖记录,而此次的760万港元无疑刷新了之前记录,那么香港的车位为何能卖得如此高价呢?
![]()
这是跟香港日益增长的机动车数量,车位供不应求密切相关,一组数据显示2006年到2016年这十年当中,香港的车辆数目由552,980部增加34.8%达到745,677部,其中私家车数量增加了48.7%。而与此同时,车位总数在这十年里,仅增长9.5%,也就是743,000个!
![]()
此外,根据香港政府的规划,香港特区从2002年后曾多次大幅调低私人屋苑以及资助房屋配置停车位的指标,并将私人屋苑单位平均面积列入车位配置考虑项目,简单地说就是住宅面积越小,分的车位数量越少,还可能没车位可分。
![]()
原本减少车位是为了减少人们购车,鼓励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有助于缓解交通的压力。然而措施的实行对于“土豪”们根本不起作用,反倒是给普通老百姓增加不少压力,措施的执行不但造出了天价车位,也拉高了车位的平均价,在香港,一个车位的月租金普遍达到3000元左右,这着实令很多普通民众倍感压力,不得不放弃购车,或开车出行。
![]()
小编认为,措施的执行虽然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公共出行的目的,但是对所有民众应该是公平的,那些有钱人本就拥有着较多的资源,占据着更多的停车位,在措施出台后仍可以该买车买车,车位也负担得起,普通民众则要付出更多去争抢某一个停车位。香港政府的规划虽达到了目的,但却“治理了不该治理的人”,希望政府考虑到这一点,为普通百姓更谋利益。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