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9年,新合资企业的进展出现了停滞,有些合资项目仍未通过审批,有些一再推迟产品上市时间,甚至还接连传出“失和”的传言。
这一切的由来,或许要“追究“背后政策环境的变化。
与2017年面临紧迫的积分压力相比, 2018年乃至2019年初的政策和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双方合资合作的“迫切性“似乎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首先,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充盈,积分价值出现缩水。
据工信部统计,2018年我国汽车市场完成了107笔积分交易,118家企业参与其中,涉及金额达到7亿元。
虽然工信部并未透露具体交易价格,但有统计显示,现阶段油耗正积分的数量是负积分的7倍之多,当前积分的交易价格仅为400~800元/分,与1000~1500元/分的预估价格相去甚远。
因此,对于跨国车企而言,积分压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自己有了充裕的空间和时间来进行战略调整和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