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当他们发现,动能回收如此好用,是否能够加大回收力度,提高动能回收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能够通过回收带来的减速效果,实现单踏板行车呢?这么一来就演变成咱们车上如今的低、中、高三种不同力度的回收模式。那么问题就来了,部分车型的中、高挡滑行时带来的拖拽感严重,这样一来启动动能回收的时候会不会亮起尾灯提醒后方车辆呢?
确实,动能回收带来的突然减速,如果尾灯没有亮起,这对后方车辆很大程度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纵观市面上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在执行动能回收时,刹车灯是不会亮起的,涉及品牌包括吉利帝豪EV、比亚迪秦EV、北汽新能源、江淮新能源等。
而像特斯拉全系、宝马i3、蔚来ES8、腾势、几何A等车型即便是采用最低等级的动能回收,在执行的时候都会亮起尾灯提示后发车辆;另外,大众朗逸纯电、BEIJING EU7只有调整至特定回收力度下,才会亮起尾灯(EU7只有在最高挡才会亮尾灯)。
其实,针对动能回收亮刹车灯这一情况在欧洲属于强制标准,利用软件程序设定即可完成,其中特斯拉、宝马、保时捷等最新推出的纯电动车型均会搭载该功能,而国内则咱们没有对此制定相应的规范,因此很多新能源车还没有搭载这项功能。
大咖前段时间进行过测试,当车辆的动能回收设定到中等强度,在100km/h的车速下,松开油门后5秒,车速直接降至90km/h;设定至高强度,同样车速下,松开油门5秒后,车速已经能降至82-85km/h了,并且驾驶员会伴随“点头”现象,因此“刹车”力度还是比较强的。
大咖点评:
可能很多人会说,有啥好担心的,燃油车松油门也会减速呀,尾灯不也同样不亮。要知道,燃油车松油门后依靠发动机进行制动的力度基本等于新能源车动能回收的弱挡位,减速不明显、不突兀,后方车辆有充分的时间反应。相反,短短5秒内减速10km/h甚至更高,风险自然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