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9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的下滑,对自主品牌和入门级车型带来影响较大。新能源汽车批发量同环比出现双降,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新的阶段调整期。不过,中国汽车品牌,平均售价连续三年上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撰 文 | 范渊博
责 编 | 甄 瑶
出 品 | 汽车K线
中国汽车行业终于熬过了前三季度,即将迎来每年的四季度收官之战。各大车企也在磨刀霍霍,准备冲击最后的销售目标。可从前三季度,尤其是9月份的销售业绩表现来看,整体汽车产业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10月12日,全国乘用车市场联席会公布了2019年9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各项数据,9月份中国乘用车生产量和零售量分别达到184.6万辆和178.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9%和6.5%,环比分别增长11.2%和14%。其中,零售量为近几年9月新低。对于9月零售量小幅回升,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供给端,各主机厂随着国六车型推出已过3个月,借势中秋节及70周年国庆热点的消费热情,加大厂家激励力度,推出各类促销政策手段,吸引到店客流;二是需求端,消费信心仍处于恢复期,短期内带来的购买力,难以恢复到高点,因此从供需两侧因素,形成环比小幅回升的结果。
分品牌来看,9月豪华品牌零售量同比去年增长8%,主流合资车企同比下降8%;中国自主品牌同比下降13%,显示出其较大的压力。在狭义乘用车厂商销量排行榜(9月批发销量)中,一汽-大众以超过20万辆排名第一,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分列第二、三、四位;中国最大民营汽车公司吉利位列第五,长城汽车与长安汽车虽然重返前10名,但其它中国汽车品牌则令人担忧。在外资品牌价格战和产品下沉的冲击下,整个行业“马太效应”愈发加深。
崔东树认为,汽车消费受到中西部和低线级市场房价同比高涨,房地产压力对购车和用车消费产生分流影响,尤其是对自主品牌和入门级车型带来影响较大。
1-9月,狭义乘用车销量累计为1478.2万辆,同比下降8.6%,降幅进一步收窄,终端消费逐步恢复,乘用车市场企稳。从细分市场来看,1-9月,SUV市场零售量达到645.2万辆,同比下降5.8%;轿车累计销售732.6万辆,同比下降9.4%。9月,SUV市场零售量达到80.9万辆,同比增长0.6%;而轿车零售量约为85.9万辆,同比下滑11.2%,略大于本年度累计降幅。
2019年9月,汽车企业批发销量190.2万辆,同比下降6%,环比增长17.2%。与历年20%的环比增长幅度相比,表现不强。虽然汽车企业库存下降6.1万辆,但渠道(经销商)库存上升7.4万辆。崔东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市场恢复走势节点延后,经销商谨慎提车,缓解二、三季度高库存带来的资金压力,改善经营健康度。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6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旗下汽车经销商商会指出,2019年以来,除少数品牌外,汽车经销商新车毛利普遍为负,厂家指导价虚高,甚至不能真实反映产品价值,市场成交价远远低于厂家指导价。即便是销量保持了10% 左右增长率的豪华品牌市场,上半年,大部分品牌的MSRP(官方指导价)平均折扣率都在10%以上。
![]()
该协会表示,市场销量及经销商业绩相对较好的豪华品牌尚且如此,大部分中端品牌、自主品牌更是苦不堪言。沃尔沃、东风标致、福建奔驰、克莱斯勒、宝沃、众泰、英致、观致等品牌厂商矛盾此起彼伏。以沃尔沃为例,其对标奥迪A6、宝马5系的产品终端售价已经跌破30万元。
![]()
崔东树说:“去年有个说法叫‘金九褪色’,今年来看,金九确实不金了。”
不过,在车企分化走势加剧、SUV增长红利不复存在、以及新能源市场高增长也逐步降温的当下,中国品牌价格提升相对较快,可谓是一个亮点。2017年,中国自主品牌均价在7.8万元,2018年已经提升至8.4万元,2019年中国汽车品牌均价已经达到9.3万元。其中,中国品牌传统燃油车2017年均价是7.6万元,2018年均价是8万元,2019年均价是8.7万元。![]()
汽车K线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如吉利、长城、上汽、广汽和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品牌的高端产品销量占比增加,满足了消费者产品升级需求。
如:领克品牌目前平均售价已经超过15万元,其中领克01平均售价达到17万元左右;长城汽车旗下WEY品牌、广汽传祺和名爵,由于产品力的加强,价值不断提升。
![]()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如宝骏、众泰等本土低端汽车品牌,销量不断萎缩,低质低价车型不再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提升的用车需求。
2019年1-9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为77.8万辆,同比增长29.4%。然而9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为6.5万辆,同比下降33.4%,环比8月下降8%。其中,纯电动车型批发量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12%;插混车型同比下降44%,环比增长6%;普通混合动力乘用车批发量为2.9万辆,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26%。崔东树表示,该数据远低于预期值,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市场,同比(-31%)和环比(-12%)都是“暴跌”状态。之所以这样,一是由于6月底补贴退坡导致销售成本大幅上涨;二是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车,保值率偏低,从而影响消费者选择购买。
插混车型市场中,合资车企旗下插混车型同比增长80%,中国自主品牌同比则下降60%。当前,合资车企插混车型市场份额已经达到45%。不仅如此,外资在中国的合资车企,2020年将全面发力纯电动汽车,表现出在沉默准备几年后,外资企业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展开疯狂反扑。随着优胜劣汰的加速,新能源车短期进入阶段调整期。更多合资车企加入新能源市场竞争,这也将加速新能源市场“洗牌”,越来越多微小型企业,以及低端产品将会退出汽车市场。崔东树提出,正是因为合资车企加入,才倒逼自主品牌发展技术,向高端市场进军。否则的话,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自主品牌只能生产低端产品,到不了高端市场。
写在最后:
今年9月,全国乘用车市场终端销量低于预期,形成金九不强的现象。而10月有19个工作日,相比去年多一天,并且由于70周年庆典的缘故,部分厂商发车放缓到10月,对于10月销量的拉升形成有利条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理事长苏晖则表示:“‘金九银十’,已经成为历史。金九已经被证明没有了,银十当前来看也很不好。”那么,你认为银十还会“银”吗?对于上市汽车公司而言,当前阶段不要妄想再有各种政策会刺激车市,而是要在市场低迷时加强内功修炼,准备好“棉被”打持久战,与经销商荣辱与共,待到市场回暖之时。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