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主要能源消费类型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很高。2018年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达到44.1%,均已超过国际能源安全警戒线。另一方面,我国煤炭能源占总能源65%以上,绝大部分是以直接燃烧的方式消耗,这也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环保压力。
在这两种能源安全现状下,如何打赢“蓝天保卫战”,探索新能源应用成为各行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今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了《八部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甲醇汽车应用的指导意见》,旨在鼓励甲醇汽车应用。意见中明确写道,重点在山西、陕西、贵州、甘肃等资源禀赋条件较好且具有甲醇汽车运行经验的地区,加快M100甲醇汽车在公务、出租、短途客运等领域的应用。
首先,甲醇作为煤炭加工过程的产物,具备产量大、价格低,符合我国“缺油少气相对富煤”的能源特点。同时,甲醇特有的燃烧特性、环保特性等,使得它可以成为一种可以为汽车提供动力的清洁燃料。
另一方面,甲醇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与柴油、汽油理化性质相近,便于储存和运输。而我国焦炉煤气合成甲醇和煤制甲醇技术和生产工艺已非常成熟,发展“甲醇汽车”对我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这里要特别点名一个车企。为贯彻国家能源战略以及环保战略,事实上,吉利早在2005年就开始研究甲醇汽车应用,充分发挥甲醇燃料低碳、清洁的特性,推动在动力燃烧领域的应用。
2012年9月,吉利甲醇燃料轿车产品专项公告发布,成为我国通过国家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列入汽车产品公告目录的首款甲醇汽车产品,更是我国三十多年甲醇燃料、甲醇汽车研发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13年吉利试点车辆分别在五省市八个试点地区进行投放运营,甲醇汽车全国试点总投放量1024辆,其中吉利汽车投放908辆,占试点车辆总数88.67%,2013-2018年初,吉利甲醇汽车试点车辆总行驶里程超过2.7亿公里,单车最大行驶里程超过50万公里。
为期5年多的五省市试点运行项目,于2018年初全部通过验收,较为全面地验证了甲醇燃料的安全性、适用性、环保性。
而对于吉利来说, 15年时间对甲醇汽车坚持投入,积累了丰富的甲醇汽车研发、应用经验,先后突破了低温冷启动、耐甲醇材料开发、专用润滑油开发、专用添加剂开发、排放控制、甲醇电喷控制系统、甲醇发动机开发等多项关键技术,并且围绕M100甲醇汽车耐醇腐蚀性、甲醇供给、低温冷启动等关键技术持续改进提升。
10月11日,第四届“甲醇汽车及燃料输配送加注装备展览会”在重庆举行。作为甲醇汽车的倡议者及提供商,吉利带来了旗下两款新能源商用车产品——M100甲醇重卡以及RE500增程式轻卡,此两款产品涵盖了以e-GAPF动力系统为核心的城市商用车产品和以甲醇清洁能源动力为核心的公路商用车产品,两大技术线路。同时,另一款明星产品帝豪甲醇车也进行了展出。
其中,吉利远程首款M100甲醇重卡车型,搭载12.54L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460Ps,最大爬坡度达到30%,动力性与传统柴油车不相上下。在轻商系列中,RE500作为吉利商用车增程式技术车型,续航超过500公里,从根本上解决里程焦虑,为用户提供全新的智慧绿色出行体验。
明星产品帝豪甲醇车,搭载的是以甲醇为燃料的1.8L自然吸气发动机。与燃油车相同,车型前脸大气,宽适造型设计,标配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六位一体安全系统集成ABS等一体式防护。
本次展会可以说吉利甲醇汽车十多年研发成果的一个全面展示。不可否认,在持之以恒的研发过程中,吉利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费用,用李书福董事长的话来说,“不赚钱,但值得尝试。”
而经验告诉我们,在任何转折阶段,谁抢占到先机谁无疑将是新一轮赛跑的获胜者。
可以预见,作为甲醇汽车的倡议者及提供商,吉利将继续以节能、环保、智能、安全和低运营成本为特色,打造有竞争力的甲醇汽车产品,为国家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同时,赢取到属于自己的前瞻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