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8时10分许,江苏省无锡市312国道K135处、锡港路上跨桥发生桥面侧翻事故。记者在事故救援指挥部了解到,经现场搜救确认,桥下共有3辆小车被压,其中一辆系停放车辆(无人,驾驶员已找到),另外2辆车上共有3人,已死亡。侧翻桥面上共有5辆车,其中3辆小车、2辆卡车。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当时正处在下班高峰期,车流量很大。据现场人员回忆,从桥下经过时并没有感觉到异样。一名附近居民告诉记者,事发后她感到楼房震动了5秒。有目击者表示,当时有多人侥幸逃生后痛哭。另据事故救援指挥部发布的信息,交通运输部专家组已赶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无锡市也已成立事故调查组。经初步分析,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在垮塌现场,被压的3辆小车中,一辆系无人停放车辆,而另一辆黄色小车中,压着的是一对母女。“那就是她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每天都在走。”华先生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他的表姐今年刚到而立之年,是个对孩子充满耐心的幼儿园老师,工作地点就在距离事发地不远的一所外国语学校,侄女则刚刚读幼儿园,“
白色小车上的遇难者王某系某机床制造公司经理。王某一家是四川人,来无锡多年,他是一名单亲父亲,有一个16岁在读初三的女儿。事发当晚邻居们上门安慰女孩,女孩哭得稀里哗啦,看到视频中父亲的车牌站都站不住,也不肯吃饭,民警也在安慰她,“反正挺心酸的”。
为什么每天车水马龙的高架桥会如电影镜头一般,突然坍塌?交通运输部专家组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无锡市也已成立事故调查组。经初步分析,上跨桥侧翻系运输车辆超载所致。据有关人士透露,该型号货车限载约65吨的,实载却达187吨左右!
网友提供有不同视角的视频显示,有加长货车经过时桥突然坍塌。货车上滚落的货物为热轧卷板。现场图片显示,钢卷规格为9.30毫米乘以1500毫米,每个钢卷的重量为28.54吨。而据现场目击者介绍,该车上共有6个这样的钢卷,以该数据计算,车上钢卷总重量估计达171吨!该车已经严!重!超!载!
钢卷上的产品信息标签同时显示,该批货物的生产商为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日期为9月30日,但标签上并无具体客户信息。
锡山区一名从事钢材生意的老板陈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312国道锡港路段常有载着钢卷的大货车往来。陈先生介绍,一个钢卷的重量在十几吨至三十吨之间,“货车超载是常事,前些年有一辆车拉300吨的,现在超载管得严,但一辆车也都是拉150吨左右。”事实上,发生在7年前的哈尔滨高架桥“侧滑”事件,涉事高架桥也属于单柱式桥墩设计,事故主要原因也是车辆超载。
2012年8月24日5时许,4辆货车由南向北驶入哈尔滨三环路群力高架桥洪湖路上行分离式匝道,因这4辆车在上行匝道集中靠右行驶,造成上行匝道向右倾覆,造成3死5伤。经调查和实际称重,4辆车均存在超载的问题,核载总量102.135吨,实载总量达395.4吨,属于严重超载。
就在事故发生后,一篇发布于2017年4月的文章在朋友圈疯狂转发。这篇名为《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的文章指出,“如果快速内环高架设计使用年限是50年,那么卡车上来,超负荷的使用必定会缩短使用年限。最危险的是,一旦载重卡车压坏高架道路,造成桥梁断裂倒塌等,正在行驶中的小汽车,是无法预知和预防的,必定是灭顶之灾!”文章同时指出,“无锡快速内环是2008年开通的,到今天快10年了,但愿能安安稳稳地使用到设计年限50年,但如果我们管理不善,任由大型卡车上来,危险恐怕随时存在。”
论坛贴吧上也早有人呼吁禁止货车在312国道高架上行驶。
有相关人士表示,无锡市区所有属于市政管辖的高架确实不能通行货车,所有入口也都有很明确的货车禁行标识。但这次事故发生的这段路并不是市政高架,而是国道的一段上跨桥,货车开上去是合法的。如果货车要走国道往上海方向去,那一段也是必经之路,且没有地面道路可以通行。
事故发生后,除了猜测货车超载,还有不少人怀疑高架桥的质量。有关专家是这样解释的:“此类事故常见于桥墩位于桥梁正中央底部的桥,单桥墩设计是可行的,单次超载严重会造成侧翻。在杠杆效应下,有可能超过桥梁自身抗倾覆的能力,就会导致侧翻。”
无锡市审计局网站2007年发布的《无锡市审计局关于312国道无锡段扩建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结果的公告》显示,312国道无锡段扩建工程于2003年9月开工建设,2005年6月建成通车,2005年11月工程交工验收。该项目工程质量经无锡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评定为优良等级,且经过多次设计变更。现场视频和其他信息也显示,桥面和桥墩都没有明显开裂痕迹。“梁体的强度和刚度应该没有太大问题,桥墩也没有太大问题。严重的问题是横向失稳。”在北京建筑大学桥梁专家王锐英看来,应该是超重车导致桥梁横向偏心受压超过允许限度,梁体从独柱墩顶倾斜滑落。
既然单柱桥墩抗倾覆能力低,有安全隐患,那为何不选择双柱或其他设计呢?在桥梁门户网站“桥头堡”论坛中,有业内人士表示“双柱受地理限制比较大一些,特别是市区里面的立交高架,有很多时候都没有做双柱的空间,并且造价也会比较高。”独柱墩结构确有先天不足,但并非不可使用。“在给定荷载后进行设计,无论是哪种设计,都肯定能保证在给定的设计工况下安全。”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鹤运说,“但这种情况已经远超设计工况。”“现在高架桥多是中央单柱,只要一边超重就可能翻。只能以后严禁超重车上高架。”知名作家今何在发微博表示。
其实像无锡高架桥的坍塌事故并不是首次发生,不少高架桥“栽在”超载大货车手上。早在2015年就有人分享过帖子“如何躲开那些能把桥压塌的大货车”。下图这辆车,是重型自卸车,俗称泥头车。注意这是国际版,不是中国人改装后的,还有注意看下货栏结构(厚钢板加强)、货栏高度(半高),如果中国的货运司机用这车拉货,肯定不能回本儿。再看一下我天朝特色版(注意货栏高度,和驾驶室顶平齐了!)很方便超载了是不是?但这还不够能装,得从3排轮(含车头的)变成4排轮:容易超载的货车体积大约是一个长集装箱,12米长,2.4米左右宽,2米左右高,粗算50-60立方米。如果是煤炭(远古木材变的,每立方米1吨多点),总重六七十吨;轻微超载;如果是沙子(水泥、石子等,每立方米1.5~2吨左右),那总重破百吨就是常态,长一点高一点150吨也不罕见。如果是更重的货,比如铁矿砂,可以接近200吨。(比如这次无锡高架上货车运输的钢卷)。所以,记住碰到这种车,要升到最高警备状态:
1)总计6排轮子的(一个12米长箱的)
2)货箱护板全钢板密封、有加强框的、和车头一样高的
如果你在桥上发现类似的车接近,就必须要离它远一节了!而如果你发现两辆这种车靠一块儿,那...你还是祈祷吧.....早年北京的,6轴、高帮、满载沙土,160吨,单车KO一座老桥(白河桥),司机被起诉赔偿1500万:
![]()
早年太原的,6轴、高帮,装载矿粉,单辆183吨,KO一座老桥(东柳林桥)。估计司机还在奇怪:为啥以前拉满煤炭(七八十吨),桥都不塌,这次拉满矿粉(什么,一百八十吨?)就塌了:
![]()
几年前,四辆货车压垮粤赣高速一座新桥,瓷土比较轻,单辆才100吨,但四辆一起就超过400吨了!
![]()
![]()
倒不是司机不敢拉,而是,叉车、吊车、码头受不了,看下图:
![]()
还有这种箱体是薄钢板、有尾门有侧门的泡货车,看着唬人,但主要是防雨防偷的物流车,装沙子能散架:
![]()
还有这种,虽然最长的可以有30多米长(2倍长度),但也才拉20来辆小轿车,而总重也才就30~40吨:
![]()
很多司机甚至是道路交通管理者,潜意识里,他们都会把已建成的城市道路看作是无坚不摧的铜墙铁壁。但实际上,道路尤其是桥梁的结构复杂,时刻处于弹性工作状态。我们感官觉得它如土地般厚实,但实际上它可能处于“跷跷板”状态。目前无锡高架桥垮塌事故正处于处理和救援阶段,我们无法贸然下定论。希望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后不再发生此类事故。爱车,就关注玩车指南☟
![]()
玩车指南车友群请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