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成都,大概由于地势的原因,总是被一层不知是雾还是霾的东西笼罩着,钢铁楼林的城市,即便有艳阳高照,也无法拥有通透的视野和清新的空气。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待久了,自是会经常向往着逃离这钢筋混凝土的“森林”,去亲近真正的大自然,这也是为何成都人如此喜欢自驾游的原因。
身在汽车媒体这一行,在我看来最大的好处便在于,经常能趁着工作之便,驾车或乘车去亲近自然。几天之前,我就跟随比亚迪“e举Pro新境 逍遥峨眉行”活动,短暂逃离了一下被雾、霾笼罩的成都。出去呼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更深入的感受了比亚迪的造车实力。
此行比亚迪带来了包括e2、宋Pro、宋Pro DM、唐DM在内的多款新车,在行前分配车辆时,我得知此行陪伴我的座驾是一台全新宋Pro,此前试驾过宋Pro的我毫不犹豫就钻进了它的后排,只为弥补上次没能感受宋Pro后排乘坐感受的遗憾。
在带来乘坐感受之前,我还是想先说一下这款才上市不久的车型的设计。在沃尔夫冈·艾格主导比亚迪新一代车型的设计之后,全新的家族式设计语言Dragon Face,得到了不少好评,宋Pro自然也采用了 Dragon Face设计语言。
Dragon Face标志性的“大嘴”,毫无疑问的出现在了宋Pro的身上,“大嘴”上方采用一条贯穿了整个前脸的镀铬饰条,配合下方的多幅镀铬格栅来营造出层次感。而最亮眼的设计,还莫过于两侧的LED大灯组,带透镜的LED大灯与“龙爪”式LED日间行车灯所组成的大灯组,无论是否点亮,都有使宋Pro看上去有着十分犀利的眼神。
宋Pro的整体设计都充满着力量感,从前脸到轮眉,在通过双腰线延续到车尾,无一不是用线条将车身的力量感完全展现。在车身侧面我个人认为最亮眼的设计还是C柱区域的银色饰板,特别在红色车身上,会有一种颜色跳跃的视觉感受。
Dragon Face设计理念也同样在车尾部分得到体现,宋Pro的车尾在力量感之外还带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厚重感,棱角分明且十分饱满,贯穿式尾灯中类似“龙爪”的造型灯组设计与前大灯相呼应,镀铬饰条的加入也使得尾灯区域的视觉效果更加醒目。
其实此行我直接坐入宋Pro的后排,除了想感受其乘坐舒适度之外,还抱着一点挑刺儿的心态,因为此前试驾时发现宋Pro的NVH工程做的十分不错,这次想在后排来仔细听听看有没有从后方传出来的风噪。
而结果嘛,自然没有如我所愿。行程中,大半的高速路况,我坐在后排都丝毫没有被风噪所打扰,无论是与同车的媒体老师交谈,亦或是在后排闭眼小憩,宋Pro都为我提供了一个十分安静的环境,想必宋Pro在全车使用的大量隔音材料与止振垫是其打造出宁静座舱的大功臣。
要说到营造优异的乘坐感受,我想空间二字应该是绝大多数人会首先想到的因素。宋Pro的后排空间十分可观,在同车驾驶座与我差不多身高的老师以最舒适的姿势调整好驾驶座座椅后,坐入同侧后排的我一样能坐得非常随意,跷二郎腿、半躺式坐姿都可以随意切换。值得一提的是,宋Pro后排座椅的坐垫长度值得称赞,在正常坐姿的情况下,它的后排坐垫能够将大腿完全支撑,几乎不会出现任何一点悬空的空间,从这也可看出比亚迪在用料方面可谓是丝毫不吝啬。
当然,乘坐质感的另一项重点,来自于底盘的调校。如何在保证一定操控性的前提下,将底盘调校得更舒适是现在很多厂家都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对于SUV这种重心较高的车型,底盘太柔软会让车在变道时像在开船,底盘太硬又会对车内乘员的屁股不友好。不过宋Pro却没有这些问题,先柔后韧的避震调校,使其能在遇到颠簸路面时拥有较好的滤震能力,而在过弯时,即便是后排,你也不会感到太多的车身侧倾,因为悬挂压缩一段行程之后,那股韧劲一上来,就会为车身带来良好的支撑性,可以说比亚迪对宋Pro的底盘调校在同级别车型中完全是处于中上水平。
其实在平时独自开车较多的情况下,很难得有机会能好好坐在一辆车的后排,去享受“坐车”带来的身心愉悦,况且行程的终点还是远离城市喧嚣、有着“天下秀”之称的峨眉山,怎么想都觉得这会是一次十分惬意的旅程。
事实也是如此,几乎一直坐在宋Pro后排的我,在车内获得了非常不错的乘坐体验,并且还能在后排不时地“调戏”一下小迪(宋Pro的语音交互),使唤它做各种事情,在行程中丝毫不会因为没坐上驾驶座开车而觉得单调。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若是你想驾车或乘车出游,比亚迪宋Pro一定会是一个不错的同伴,因为无论颜值、科技、动力、舒适,它都能给你。
最后,附上一小段调戏“小迪”的视频,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