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股份何时回归A股?这是一个未知数。
“2018年,北汽股份将回归A股,如今正紧锣密鼓推进IPO,加大资本运作力度”,这是2018年初,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股份)总裁陈宏良在北汽集团2017年业绩发布会上作出的肯定表示,但至那之后,北汽股份A股上市再无半点风声,目前在天眼查融资历程一栏中其最新的一轮融资仍是2014年12月在H股进行的IPO上市。
关于北汽股份2018年为何没在A股上市,青橙汽车在网上没有找到任何的相关报道,但经了解,北汽股份确实有过推进A股上市这一动作:2017年10月16日,北汽股份发布《建议发行A股》公告称,北汽股份计划在上交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上市;2017年12月5日,北汽股份A股上市议案在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得批准,有效期为12个月。
2018年年底,北汽股份没有完成A股上市,上述议案显然已经失效,但北汽股份没有向外界公布这一信息,以及为何没有实现A股上市。
青橙汽车在《建议发行A股》中发现北汽股份有提到这么一句话:“鉴于A股发行尚需经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以及证券监管机构(包括中国证监会)及其他相关监管机构(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因此A股发行未必会进行。”由这句话推断,北汽A股上市“流产”,大概率是没能通过中国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审批。
至于未能通过的原因,青橙汽车不好妄作推测,但2014年北汽股份选择在门槛较低的H股上市时,多家媒体曾指出,北汽股份旗下自主品牌业务盈利能力差,是妨碍其登陆A股市场的最大阻力,而这一情况目前也并未得到改善。数据显示,2013年北汽股份自主业务亏损27.5亿元,而2017年、2018年亏损也依旧高达26.8亿元、35.1亿元。以此来看,北汽股份2018年未能成功登陆A股市场,自主业务或许依旧需要背锅。
此外,北汽股份整体发展不达预期,或许也对其登陆A股市场有所影响。据了解,2015年9月,北汽股份曾对外发布上市后的首个五年规划—“π”计划:到2020年,北京汽车自主品牌力争跻身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前三名;北京奔驰争取位列国内豪华车市场第一位;北京现代力保国内乘用车市场前四。如今回头再看这一计划,除了北京奔驰,北汽股份其他两大板块的发展都远远偏离了该计划所预设的轨道:北京现代在国内乘用车市场中已跌出前十,北汽股份旗下自主品牌也同样排在国内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的十名之外。
对于北汽股份而言,登陆A股市场,有助于公司建设国内的融资平台,并进一优化品牌影响力,这是其不断谋划A股IPO上市的动力,但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车市日益严峻,旗下自主业务难见起色、公司整体发展远不及预期的北汽股份,其A股上市的不确定性也正逐渐增大。
目前,在北汽集团的主导下,北汽股份旗下自主业务正进行着新一轮的调整,即北汽股份旗下绅宝品牌和北汽新能源正在进行整合升级为BEIJING品牌(预计今年10月中旬发布),此前北汽股份2017年、2018年已分别将北汽威旺纳入昌河汽车、将北汽越野进行独立运营。有分析人士认为,北汽集团将绅宝品牌和北汽新能源进行资源整合,或是希望借此提升北汽股份自主品牌业务的经营业绩,以寻求北汽股份A股上市的机会。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在车市下行、新能源补贴退坡等大环境下,北汽股份A股上市的机会能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