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奥迪为了能够进一步削减成本,于是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减缩车型的方式关闭生产线,光2018年,奥迪的车型缩减就达到了27%。但即便如此,奥迪的首席执行官Bram Schot仍然不满足,他表示奥迪最终的削减目标将达到40%~50%。
![]()
其实对于奥迪这样的做法,我并没有觉得特别意外,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奥迪近些年除了诸如A4、A6和Q5等主流车型外,其余车型无论是在中期改款还是大换代上,都没有以往那样积极。所以,在这次“大裁员”中,谁会先被“开刀”?
![]()
我认为首当其冲的或许就是奥迪A1吧,虽然不久前奥迪A1刚推出了全新一代的车型,但是在这之后还能不能延续甚至进入中国市场,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将上一代的A1举例,作为一款经济型的代步小车,A1却以一个进口的身份进入国内,而由于售价与一汽·大众奥迪的A3高度重合,但配置和空间却难以企及,最终只能草草收场。
![]()
而第二位在我看来够悬的车型,同样是上市不到一年的Q2L。我有幸在去年就已经体验过了全新的Q2L车型,并且给予了它高度的好评,但从最直观的数据角度来看,它一点都没得到市场的认可。仅8月份的月销量它就比全新Q3少了近1500台,更是只有Q5L的五分之一多点,这是多么可怕的数据?
![]()
究其原因,或许还是要考虑到,在它上市之初,老款Q3还未换代,因此它姑且还能在颜值和内饰配置、科技感等方面略占优势。而如今随着全新一代Q3的正式上市,Q2L曾经的优势只剩下了“小巧”,再加上同样有着售价重叠的问题,因此它的销量乃至前景自然不容乐观。
![]()
有意思的是,“削减”计划竟然还包括了奥迪在中国市场最主力的一款车型——A4L。虽然A4L有幸避免了“被停产”的可能性,但是从下一代车型开始,它将正式从纵置发动机的MLB平台切换到传统的没区别(MQB)平台,也就意味着发动机会横置。当然,这一举措可以直接帮奥迪节约近9亿元。
![]()
只是,奥迪对这些车型“动刀”是不是会有点太过于“苛刻”,会不会让太多车迷失望?显然一点都不!奥迪之所以会如此“大刀阔斧”般的改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通过一系列成本控制的计划,从而实现对于布局新四化的目标,也就是加快其本身在新能源、数字化、自动驾驶和共享等领域的发展。尤其是根据计划设定,奥迪会在2023年前就“新四化”领域投入140亿欧元,那么所有“拦路者”势必要为未来发展让路。
![]()
因此总的来说,奥迪此次大规模的削减计划,包括公司高层的“裁员”,就根本上还是为了企业能够尽快的实现转型,真正的从一家传统的燃油车企业向全新的科技化、智能化领域去发展,值得称赞,也值得期待!
注: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若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原创文章欢迎转载,需注明来自一号汽车
如发现非法转载,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