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8年中国车市出现首次负增长后,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即便进入销售旺季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在9月份第一周,乘用车零售销量同比下降了21%。
这样的情况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限购政策就是不可忽视的“元凶”。近期,贵阳市宣布彻底取消汽车限购政策,这一动作促使放宽汽车限购或取消限购的呼声越来越高。
![]()
多地实行限购松绑
如今,国内实行限购的城市/地区有8个,包括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杭州、天津、石家庄和海南省。限购政策的实行,确实有效限制了消费者的汽车购买量,但考虑到车市长期处于下行状态,相关部门也不断推出放宽汽车限购的政策,例如在6月3日出台的《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以及在8月27日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这些政策都要求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交通拥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而响应这些政策最快的城市是广州和深圳,在6月3日,广州和深圳两市发布政策,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其中,广州市在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将增加10万个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额度;深圳市在2019年至2020年每年将增加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4万个。接着是海南省,其表示2019年8月至12月,在原定普通小客车增量指标数量的基础上,每月适量增加普通小客车增量指标。
不过,响应放宽限购政策最彻底的地方是贵阳市,在9月12日,贵阳市政府发布消息称直接取消限购政策,而它也是国内首个取消限购政策的城市。换言之,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石家庄5个城市仍在实施限购政策。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1000人的汽车拥有量是173辆,也就是说,目前还有82.7%的国人是没有车的,市场空间不言而喻。由此来看,如果取消汽车限购,那么对车市会有一定的提振作用,尤其是北京和上海等汽车消费主力城市。但是,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对于北京、上海等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城市,此前积压了很多购车需求,不可能全部放开。这些地方或将采取分步走的方式,像广州、深圳一样放开一部分号牌需求。”这是考虑到停车难和道路拥堵等问题。有数据统计,包括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在内,目前全国还有约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交通高峰时段主干道机动车车速下降和拥堵等问题,并且超过20%城市在交通高峰时,主/次干道交通流都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同时,国内的停车位比例大约在1:0.5到1:0.8之间,远低于发达国家1:1.3的水平,车位需求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另外,在车辆保有量方面,北京也高达608万辆,上海则是511万辆,如果不进行汽车限购,那么大量的购买力会被释放,不仅会造成交通拥堵更严重,停车位更紧缺,还会对城市发展存在威胁,所以在地方政府出台政策解决道路拥堵和停车难等问题前,京沪等地方应该都不会取消限购。而到目前为止,京沪等地还没有出台相应政策。
汽车限购令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但是从高德地图公布的2019年Q2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来看,实施限购政策多年的城市依然存在严重的拥堵情况,这也意味着通过限购来解决道路拥堵并没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而对于目前国内交通压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认为,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方法,多采用经济手段来治理,包括调整燃油税、停车费等。实际上,治理交通的有效方法还在于实施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动态指导车辆使用道路资源,引导车主少走拥堵路段。对此,贵阳市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该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不如北上广深,但由于它的地势问题,所以长期以堵闻名,不过,得益于它引入了互联网思维,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建设,近年来贵阳的交通拥堵状况已有明显改善,这也是支撑它最终放开限购的重要客观条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的车牌识别系统已经很成熟,能够将运动中的汽车牌照从复杂背景中提取并识别出来,并且字母和数字的识别率还达到99.7%,汉字的识别率达到99%,所以各大城市也有比较好的条件实行动态指导交通。道路是一个复杂、流动性大且不可控因素非常多的环境,通过数字技术,对城市道路数据作动态分析来进行适当调整,有望比限购政策更有效地缓解我国的交通压力,从而让车市处于正常的发展状态。而我国交通部在2017年发布的《推进智慧交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快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的建设,用数字技术代替汽车限购来治堵。那么对于限购和道路拥堵的情况,你有何看法和建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