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会选择通过二手渠道或司法拍卖平台购入“超级豪车”,但二手渠道的价格较为稳定,而司法拍卖虽然车辆质量得不到保证,却极容易以较低价格“捡漏”。今天要探讨的这起事件,便是发生在广西海关某电商平台的拍卖渠道中,一位女士在花费1400余万元拍下一辆二手宾利后,尚没提车就给拍卖行递出了一纸诉讼。![]()
这起事件的主角是一辆排量为6.8L的宾利慕尚,车型详情在拍卖页没有详细介绍,但看款式应该是2013-2016年间的车型,这款车型的官方起售价为495万元,而在二手车市场也普遍在300万元左右,但在本次拍卖中的起拍价仅为86万元,于是超低的价吸引了16位竞拍者。
![]()
相信反应快的朋友已经反应过来了,市场二手价300万左右的车怎么被拍出了1400多万的高价?这位最终拍得的李女士是眼花了吗?答案比较接近了,据李女士称她当时手滑,在准备报价143万元时,多输入了一个0,价格变为了1430万。
![]()
图为宾利雅致
也正是这次“手滑”,李女士最终以1436万元的天价拍得了这款慕尚,而且还需要承担成交价5%的拍卖佣金,也就是她要支付1507.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宾利历史上售价最昂贵的雅致,当年全新车的落地价是1530万元。
![]()
在这场拍卖结束之后,李女士自然是发现了自己即将面对的天价账单。她在第一时间选择了“毁约”,并未按照约定支付拍卖价款。并以“拍卖过程中出现重大失误”的理由,将拍卖方起诉至了广西南宁一城区法院。
![]()
而这场拍卖中,的确出现了一些猫腻,从上图就可以看出,在李女士第一次手滑报出了1430万元价格后,居然有几位竞拍人“没发现”也跟着继续加起了价,最终促使李女士报出了1431.5万元的天价。
![]()
虽然说在这种大金额的输入中手滑不可理解,但在明显不合理的报价出现后,还有人进行跟价,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李女士的心情不难理解,无非便是认为在此次报价中,有官方派来的“托儿”搅局,最终让自己放松警惕完成了这场荒唐的报价。
![]()
而且李女士选择了“毁约”,并没有按照约定支付1500万元,但是按照约定她之前支付的30万元保证金却是无法拿回了,这也正是李女士选择状告拍卖行的原因。
缸哥作后期跟进时发现,网上有关此次拍卖的信息已被全数撤下,也没有此事后续跟踪报道,在这只能祝愿李女士能够减轻些损失。
![]()
那么我们普通人能接触这些司法车辆拍卖吗?缸哥只能说一声“量力而行”,虽然拍卖场中的确存在“用低价淘到绝品靓车”的可能性,但其中的风险很高。
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上图中的几条款项,法院封存的车型车况我们一概不清楚,只能去搏一搏那虚无缥缈的运气。所以接手这些车辆的多为有修整条件,且有经济实力的二手车商们。
![]()
所以说,若想省心省钱购置自己心中的梦想车型,找一家靠着住的本地二手车商才是最为稳妥的方案。不过如果你对自己的眼力和RP抱有信心,也不妨去拍卖行中的司法、海关拍卖中去碰碰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