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2018年问我50万以上买什么电动车好,除了特斯拉,实在是没有别的车型可选。但是自从进入2019年,这个情况开始变得不同了,以ABB为代表的豪华品牌,陆续开始推出自家的纯电动车型。国内能够接触到的第一款车,来自奥迪e-tron,作为豪华品牌在纯电领域的第一份答卷,接下来我将会从驾控和三电两个重要方面,详细分析一下这台车的核心竞争力。聊车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问题,买BBA这些豪华品牌的人,真的完全是因为性能、操控、性价比这些需求吗?答案是否定的,很多人愿意选择ABB,是因为从小我们就认为它们的出品会是一辆好车。这就是品牌感性价值的力量,而这也是其他新势力乃至特斯拉所缺失的。
要从哪看豪华感和舒适性,最直观的就是产品的感官体验。虽然一坐进e-tron的车舱内,我会感叹“还是熟悉的味道”,最新的家族化的三屏布局,不管是科技感还是做工用料,都远超于同级别的其他电动车型。而至于真皮、翻毛皮与其他软性材料的运用比较多,走线与接缝的处理也足够严谨细腻,无需多言,反正就是领先特斯拉好几条街。而除了做工用料,在空间表现上,奥迪也不同于其它的纯电车型。
我试过很多纯电SUV,但是很多车型即便是纯电平台打造,由于地台空间被电池所侵占,有限的座垫高度很难给予腿部足够的承托,这也导致坐进车内,立马就能认清它电动车的身份。而当我坐进e-tron的后排时,不管是地台高度还是座垫长度,都和之前坐过的奥迪燃油车没有区别,这一点的优势,相信能够吸引不少电动车的消费者。
当然,e-tron在纵向的腿部空间上,还是和油车有不小差距的,即便轴距已经达到了2928mm,比Q5L还长出了20mm,但是在腿部空间方面,则会比Q5L小了不少,加上后排的座椅靠背角度有些直,同时还无法自由调节,这两点就显得有些遗憾了。奥迪在打造e-tron之时,首要目标是打造和原有燃油车产品力相匹配的电动汽车。在奥迪眼中,为了电动化而导致某些层面的产品力出现跨越式上升和断崖式下跌,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动力以及底盘调校方面,也做出了很多取舍。
e-tron前后电机总的最大功率300kW,最大扭矩561N·m,Boost模式下最大扭矩664N·m,0-100km/h加速的时间为5.7秒。从绝对性能上来看,e-tron的账面数据是不如特斯拉Model X的,在我开过以后也明显感受到e-tron的性能不弱,但是没有达到给你惊喜的地步。
动力表现惊喜不多,但是在转向手感上,e-tron还是值得好评的。市面上很多新造车品牌的车型,开起来都感觉转向偏虚,缺少路面的真实反馈,而此时,奥迪的调校经验优势就展现出来。e-tron的转向手感和之前曾开过的Q5、Q7非常相似,中间位置有一定的框量,当转向超过90度之后,转向比也会逐渐变小,反馈也会更加明显。切换到运动模式,转向比变小、手感变沉,一言以蔽之,e-tron依旧是奥迪熟悉的味道。
当你接触到电动车时,一定会有个功能让你难忘——能量回收,能量回收的调校极大程度地决定了这台电动车驾驶的舒适性。现在很多品牌会宣传自家的单踏板模式,但是事实证明没有几个人喜欢这个功能。e-tron在之前海外试驾的车型中,能量回收的三个级别是0.05、0.1、0.3g,此次进入国内的车型,e-tron对能量回收进行了调整,分别为0.1、0.2、0.3g。通过方向盘的拨片即可进行调整(左减右加)。整个能量回收的力度,简单来说0.1g几乎没有感觉,0.2g在松开刹车后,能感受到一丝反拖制动,和其他电动车的弱能量回收相似,0.3g牵引力会增加一些,但是如果不是仔细去感受,也不会特别明显。在使用之初,我会发现如果在高速环路上前方没有车的情况下,即便我松开了动力踏板,车辆也不会主动刹车,只有在前面出现车的时候,能量回收才会正常工作。起初我还没搞明白咋回事,后来仔细研究才发现,e-tron的能量回收居然接入了辅助驾驶系统的信号,通过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感知,系统会判定自动开启或关闭能量回收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减少很多路况下不必要的能量回收,既不会让能量回收影响驾驶,同时也减少了能量转化时的损耗。
e-tron给出的NEDC续航470km,百公里的能耗是20.4kWh,作为目前电动汽车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它的真实电耗表现如何我也进行了统计测试。我也分别记录了车队在从酒店出发,前往试驾场地时的续航和能耗表现的详细数据。上午的路况包括了正常包含红绿灯的城市道路以及外环快速道路,由于是周末,属于拥堵指数不是那么高状态。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奥迪e-tron的表显剩余里程会根据当前车辆的温度等信息进行变化,如果开启里程模式后,还可以进一步增加里程。不过出现的问题也有,一个是在车辆仪表上,只有在充电的时候,我们才知道电池的剩余电量;除此之外,由于这台车还是开发版的软件,导致在剩余里程的位置,依旧是一个加油的符号,希望在正式上市的时候,奥迪能够做出更新。最后就是一个平均电耗了,如果放在同级别的平均水平来看,一般同尺寸的SUV电耗在20-23kWh/100km。但是由于奥迪e-tron的整备质量已经达到了2.63吨,如果是驾驶稍微激烈一些,平均电耗的上升就比较快了。
如果说特斯拉的三电系统,是首先以性能和续航里程为取向,那么e-tron就是和它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路线,在e-tron的工程师眼中,安全第一,其他层面的东西都可以往后放。而为何我们说e-tron是不计成本呢,我们通过这台车的电池,来进行解析。e-tron通过模块化设计,在车底布置了95kWh锂电池组,在内部,它被分成了36个VDA标准模块,每个模块中有12片容量为60Ah的LG的软包电芯,我们可以通过拆解图很好的认清楚每个部分的组成。简单来说,就像是电池包就是一个大的饼干盒子,电池包内部设置的铝合金防撞骨架就是饼干的隔板,一共分出了36个隔层,每个隔层里面的电芯就是像是饼干,12个一组放进了这一个隔层里面。在之前我们见过的车型中,受限于电池包的重量限制,很多车型是没有这个防撞骨架的,而e-tron宁肯牺牲重量,也必须要将电芯的碰撞结构安全做到最好。每个隔层的12个电芯,通过加压粘在一起,相比之前奥迪PHEV的车型,这次将电芯模组支架和散热片取消,设计了全新的散热结构。主要方法是每四个电芯分为一组,然后电芯中间通过聚氨酯海绵进行分割,内部三个单元再用涂胶粘在一起。最后的结果就是,相比之前的模组结构,每个模组降低了150g重量、电芯厚度减少了0.4mm,同时也不需要模组内部的支架。在热管理系统方面,e-tron的电池包分为风冷和液冷两种冷却方式,根据温度和电池工作压力的不同,也会使用不同的循环。电池包模组产生的热量通过底部的导热垫片传到铝合金箱体上,箱体再和底部口琴管式液冷板进行热交换。在电芯内部有导热凝胶,铝板外侧还有与凝胶对应的轨道,轨道下方还有冷却液流过,还可以进行热交换。也就是说,不仅模组外有冷却,在每个电芯内部也有热交换。总结来说,e-tron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可以说是我目前见到的车型中散热管路最多、结构最复杂的一套,其实对于这套LG的软包电芯,是没有必要做这么多的散热冗余设计,但是直到我们看到了充电功率,才发现强大的散热系统,也是为150kW快充所铺路的。
奥迪e-tron适配的快充,最大功率可以达到150kW,比特斯拉的V2超级快充120kW还要高。因此我们也将车辆开至了附近最大支持150kW的特来电快充桩。由于此时的电量在82%,很遗憾没有发挥它的全部实力,但是奥迪依旧是目前我所见到的所有车型中,唯一一台在电量突破80%后,充电功率依旧能保持在50kW以上的车型。而根据其他媒体老师的充电实测,在电量60%左右使用最高功率125kW的快充桩,最大的充电功率也能达到100kW左右,良好的散热系统保证了这块电池能够实现最高接近2C的充电倍率。不过目前快充遇到的最大挑战,不是来自e-tron自身,而是我们身边的充电配套设施,以北京为例,目前主流的充电桩功率都是60kW,只有少数的桩能够达到120kW甚至150kW,因此想要实现超高功率的快充,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希望奥迪在之后也能加快充电桩的铺设。而为何能在电量达到80%后依旧保持快充,实现的方法也不难。一般情况下,电动车在进行充电时,由于在容量超过80%以后,正负极的表面结构会发生一些改变,导致正负极之间的离子传输速率会受到影响,此时充电速率必定会下降。那e-tron就选择了尽量避开这个区间,在电池活性比较高的中间容量部分来进行充放电,于是就有了下图。e-tron使用的电池,实际物理容量是95kWh,但是BMS系统通过重新设定充放电过程的起始和终止电压,将容量限制在了83.6kWh。这样做既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实现更大功率的充电。表面上看是80-100%,从物理容量上看,其实是70.4-88%的过程,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充电功率还能这么快了。现阶段,其他厂家也会为了电池安全而藏电,但是目前来看,也就是奥迪和宝马最实在,把藏了多少电都告诉你,毕竟藏得电越多,多花的钱也就越多了。在消费品中有一个新技术接受曲线的概念,分别代表了新技术在全生命周期的用户接受曲线。我认为这条曲线同样适用于电动车,很多人会把e-tron和特斯拉的车型做一个对比,但是我依旧认为,特斯拉和奥迪e-tron的目标用户是有很大不同的。特斯拉的购车用户,他们依旧是新技术接受曲线中的创新者,他们可以为了这辆车的几个突出优点,而接受这台车的很多缺点。以现在Model 3为例,即便是做工极其粗糙、舒适性和空间表现都不好,但是Model 3拥有同级别难以媲美的超强性能,对于创新者来说就足够了。而购买BBA这些豪华品牌电动车的群体则不是,他们更像是图片中占比13.5%的早期接受者,他们愿意去尝试一些新技术,但是必须要求这台车在基础的功能和技术上必须要完善(安全性、行驶质感、做工用料等)e-tron作为奥迪的第一辆纯电车型,它为BBA豪华品牌的消费者建立起了从传统燃油车到电动车的认知过渡,让消费者知道,他们不用因为是选择了一台电动车,就需要舍弃作为豪华品牌的其他优势。e-tron拥有优秀的外观内饰设计,扎实的做工用料所营造的豪华感,成熟的驾控调校以及严格的质量验证体系带来的安全可靠性。随着电动汽车整体市场的进一步扩大,会有越来越多的燃油车车主开始认真考虑增加或更换一台电动汽车,而面对这个市场,e-tron绝对是有一战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