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潍坊和苏州,分别发生了一起“似曾相识”的交通事故,虽然皆无危及生命安全,但却同样值得我们深思:
可以看出,两起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两位“主人公”皆踩着一个毫无防备措施的“电动车”过马路,且双双闯了红灯。事情的结果也不谋而合:两位小男孩均违规在先,且均为导火索需要负全责——即不仅需要承担自己的医药费,还需要垫付汽车司机的维修费用。平衡车闯祸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随着科技的发展,马路上已经不再只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天下了。平衡车,一种新型的智能化代步工具正慢慢融入都市生活。拉风小巧、携带方便、成本也不算高昂,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它们对于精英白领们的青睐程度甚至比宝马奔驰更高。![]()
然而,国家对该类新产品的规定却并不明确,因为它们既不属于机动车,也不属于非机动车。但是在上面两起事故中,交警却毫无例外的给他们(其中一人还是未成年人)判了全责,这又是为何呢?“平衡车”其实是“弱中之弱”
非机动车、行人等群体尚且还有一定的路权,可在非机动车道上畅行。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规定:电动滑板车均不属于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只算作滑行工具。也就是说,它在街道、马路上是没有路权可言的,只有封闭的小区道路或室内场馆等地,才是它们真正的归属。![]()
而“驾驶”没有路权的产品走在马路上,尤其是机动车道上,就本身是个违法行为了。违规在先,再加上擅闯红灯,自然毫无疑问就是全责了!对此,缸哥还特意去查看了工信部里的《车辆生产企业和产品目录》,发现确实没有电动滑板车、平衡车一项。即便是在网上出售该类产品的“网店”里,也只能查到它们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合格证》。以上种种迹象,足以证明:“平衡车”确实只能在场(厂)内、步行街等封闭区域使用,而在正常的马路上是禁止行驶的。![]()
极高的不稳定性导致无法上路
想要得到正经的合法路权并不容易,因为政府要从多方面考虑其对公民、社会是否会造成威胁。而平衡车在设计之初,就决定了其注定无法应对路面紧急情况(尤其是没有扶手一类的平衡车,一旦紧急刹车,先别说别人碰撞与否,自己都会先因惯性而飞出去!)。![]()
其次,市面上很多电动平衡车没有并油(电)门和刹车,也没有方向盘,行驶和制动都得靠身体前倾或后仰来控制,但如果真到了大路上,任何外力都有可能打破这样的平衡,发生安全事故。最关键的是,部分该类产品的极限速度还并不慢,40km/h都算是小事,有的甚至还能达到60km/h,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
另外,由于市场尚未成熟,成交量不大,导致整个生态圈良莠不齐,部分产品本身质量差就算了,甚至连电池也达不到工艺要求,不仅容易出现故障,严重时还会发生爆炸!以上各种因素,导致了这个新型产品暂时无法获取路权。而至于未来是否能行,还得看它们的发展趋势了。国内外对平衡车管制力度如何?
![]()
北京:禁止在公共道路上使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等产品(由交管部门执行),违者罚款10元,且终身剥夺(在北京)使用该类产品的权利(包括园区等地)。上海:禁止在公共道路上使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等产品,违者机动车道罚50元、非机动车道罚20元。武汉:三环线内,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及武汉技术开发区内全天禁止行驶,违者一次罚款50元。中国香港:仅在私人场所可以用,任何公共区域皆无法使用,违者直接扣车。美国:由于担心平衡车会撞伤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老年人或儿童,美国部分城市至今都不允许平衡车上路澳大利亚:同中国香港,但处罚扣车还要罚款,而且力度不小。
![]()
百万车主都在这里找答案,「汽车快问」戳上图↑↑↑
买车纠结?用车头大?换车烦恼?......到底哪款车更好,到底该不该维修,在这里都能得到快速、专业地回复,近千名专业技师在线随时问,最快三分钟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