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丨张一弛
责编丨魏 文
在环保至上的时代,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而电动车更准确的说是电池车,依然过于稚嫩,从交通工具的角度看,续航能力是其最核心的短板。于是混合动力就变成了目前政策环境下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
![]()
其实即便没有政策压力,油电结合也是件好事,因为它能各取所需、扬长避短。之前说了纯电动的短板,而对于纯燃油车来说,效率低下也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即使在实验室中,传统的活塞式引擎也很难达到50%的热效率。而且现在我们听到的热效率都是最高热效率,它只会出现在引擎的某些特殊工况条件下,实际的城市道路中很难让引擎保持在最高热效率区。最简单的例子就是等红灯,此刻热效率几乎为零。
![]()
图中山顶部分为最高热效率区间
而一套优秀的混合动力系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拿本田的iMMD来举例。低速或者停车时,引擎关闭由电池来提供能量;日常行驶时,电机来调整引擎的运转工况,尽可能让引擎运行在最高热效率区间;高速行驶时,由引擎直接驱动车轮,因为此时引擎本身就处于最大热效率区间。
![]()
由此可以看出一套高效的混动系统,首先要拥有一台拥有很高热效率的引擎,其次需要一套优秀的能量管理系统来调控油、电切换,以及引擎运行转速。不过这里也有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混动车型都很少使用效率更高的柴油引擎呢?柴油引擎加上高效的混动系统,如此强强联手岂不是更好。
事实上柴电混动的例子有不少,比如火车、潜艇、船舶。汽车方面,标致、奔驰都曾尝试过这类混动,之所以没有形成主流,我想大概有三点原因。
![]()
标致3008 HYbrid4就是一款柴油混动车
其一,是成本因素,柴油引擎由于结构的差异,同等动力、技术水平下要比汽油引擎贵15%左右。主要因为供油系统和涡轮,柴油引擎是压燃做工的,所以喷油的压力都很高能达到2000bar左右,而现在的汽油引擎喷油压力也就350bar。此外,柴油的价格也是问题,欧洲和国内是要比汽油便宜,但美国是柴油更贵的。
![]()
其二,环保问题,这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在展开之前,还是有必要铺垫一下柴油引擎的工作原理。所谓的压燃,其实并不准确,柴油引擎在压缩冲程中仅仅是压缩空气,到达上止点之后才喷油,然后利用高温空气将柴油引燃。
如果把整个燃烧过程切开来看,高压喷射的柴油在刚刚喷油的时候并没被点燃(滞燃期),因为燃油周围没有足够的氧气。之后,油滴逐渐扩散开来,获得了足够的氧气开始燃烧(急燃期),但此刻局部燃油还是过浓,就会产生碳烟,这也就是现在要严格限制的颗粒物。随着燃烧的进行,燃烧室内温度不断上升(后燃期),而最外侧氧气还没有耗尽,氧气过量就会导致氮氧化物的产生,这也是对环境非常不友好的产物。
![]()
紫色部分是尚未燃烧的柴油,蓝色和橙色部分会产生碳烟,最外层紫色部分会产生氮氧化物
![]()
这张图能更直观的看到柴油燃烧的过程
总之,柴油引擎的燃烧方式是扩撒燃烧,整个过程要比汽油引擎要长很多,所以导致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更加难以控制。如果减少氧气,不就可以控氮氧化物了么?这不能说是个解决方案,不充分燃烧会带来更坏的结果,比如油耗增加、颗粒物增加等等,而且扩撒燃烧的方式即使减少氧含量也无法避免氮氧化物的生成。
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在排气端想办法,为了中和氮氧化物可以选择氨气NH3、氨水NH4OH或者尿素(NH2)2CO。只不过氨气和氨水的味道太大,实在难以让人接受,所以一般会用尿素来还原。但是尿素不像三元催化器,它是一个消耗品,需要定期添加。
![]()
蓝色的盖子就是加尿素的地方
回到混动话题上来,如果柴油混动的排气不加处理,那就违背了环保的初衷;而如果为了环保添加这么一大套东西,无论对厂商还是消费者都会增加成本,即使柴油效率更高,但价格高了还是不会受到欢迎的。
最后是柴油和混合动力的匹配问题。电动机的扭矩曲线是低转很强,随着转速的攀升会逐渐的衰落。而柴油引擎也与之相似,低扭强劲,高转不足,如此一来二者之间就不好达到一个互补的关系。
柴油引擎这种特性也是它结构造成的,前面也说过了柴油燃烧是相对缓慢的。如果转速不断攀升就会导致燃烧不充分,所以柴油机不可能用太高的转速,一般最高都在4000rpm左右,而船舶使用的低速柴油机转速可以低至300rpm以下。
反观汽油引擎,它的燃烧追求的是均质燃烧,火花塞点火后要尽可能的在第一时间内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如此它更加适合高转速,自然吸气引擎的最大扭矩点一般在4000rpm以上,但是低扭却显得过于羸弱,不过这样正好与电动机形成了互补。
![]()
成本、排放、匹配这三大因素决定了柴油混合动力系统没有成为当下的主流。另外柴油引擎本身就非常的省油,没有太大必要为它再匹配一套混合动力系统,这也体现了“如非必须勿增实体”的工程是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