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绿驰汽车官方宣布,曾任职华为技术总监、中兴技术总监、吉利研究院副院长的车联网研发专家何超近日正式加盟绿驰汽车,出任集团总裁助理兼北京智能研究院院长。为何绿驰突然有此动作?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各方“造车新势力”也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了出来。但汽车制造毕竟是一个周期长又极度烧钱的行业,尤其对起步没多久的新能源车企来说,资金的缺乏使不少车企陷入欠款欠薪的泥沼无法自拔,绿驰更是陷入负面缠身的窘境,被打上“不靠谱儿”的标签。
出售“原始股”获取融资
绿驰是新公司,成立后一直没有公开的融资消息,却从成立之初就公布将于今年9月上市首款车型,去年也在日内瓦车展上展出了首款概念车天王星。
但从小鹏、威马、蔚来等几家发展比较好的造车新势力在拿到了大笔级别的融资后仍对资金十分渴求的表现上看,不免让人怀疑绿驰造车所需的巨额资金究竟从何而来,果不其然后来就被媒体曝出绿驰靠出售原始股来获取A轮融资。
绿驰汽车过去是由中能东道、中能资本等企业联合成立的一家新能源汽车公司。值得一提的是,中能东道长期以来靠出售“原始股”吸纳社会资金早已不是秘密。这家公司成立多年来一直对外宣称自己在进行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却没有公开的经营业绩。所以说这是一家以即将上市为噱头,大量吸纳社会资金的公司。再往前深究一下,我们会发现曾任该公司董事局副主席的晏文胜,曾被曝出以认股借贷的形式进行诈骗,总金额达35亿元。
欠款 欠薪丑闻
17年7月底绿驰与I.DE.A母公司达成了合资组建绿驰汽车意大利公司的意向,看上去是积极的动向,而后I.DE.A却爆料称绿驰汽车拖欠项目款。车常务副总裁任亚辉表示,意大利公司只是绿驰布局的一个很小的公司,协议价为2700万欧元,但由于公司发现对方根本不具备绿驰所要求的能力,且收购这家公司在国家层面的审批也没有通过因此才导致了合作失败。不过这种“罗生门”事件,孰真孰假就不好说了。
另外,早在上半年,就有一名ID为“海木子021”自称为绿驰汽车员工的网友在网络上发帖声称自己遭遇公司欠薪,随后媒体询问了绿驰汽车其他员工,也纷纷表示欠薪情况属实。
由此看来,绿驰不是一般的“缺衣少粮”啊。同样是做新能源,小鹏、蔚来等的情况却大不相同。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小鹏、威马、蔚来等拿到大笔融资。以威马为例,它自建工厂、按时造车并批量交付,在竞争中表现得十分出众。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新的销售模式——布局共享出行及开展融资租赁。此外,威马汽车又宣布即将寻找新的海外投资者的计划,D轮投资目标10亿美元。如果成功,威马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可以说威马做的是明智之举,追求实际、敢于开辟道路,上半年一路上涨的销量就是最好的。反观绿驰,靠出售原始股获取融资,不仅达不到发展目的,还让自己惹了一身腥,也难怪会“缺衣少粮”了。
前景不明的联合
今年5月,绿驰汽车与长安汽车战略合作暨绿驰汽车与长安铃木联合制造签约仪式在重庆正式举行,声势浩大。长安汽车作为国有大型汽车集团,实力自然是有的。但要知道,在新能源补贴逐年大幅退坡,传统车企也开始纷纷转身投放电动车产品的大环境下,新能源汽车产能过剩,造车新势力已是压力重重。即使是长安汽车本身,也面临着困境。
2019年一季度长安汽车整体销量仅44.88万辆,同比减少21万辆。一季度亏损严重,营收160.08亿元,同比下滑20%;净利润亏损20.96亿元,同比下跌250.62%。长江汽车自身也因拖欠货款被供应商屡屡起诉。况且绿驰合作的代工厂长安铃木是长安汽车的闲置工厂,此前也没有新能源汽车生产经验。如此看来,双方的合作能否为绿驰带来光明前景也并不明朗。
如此看来,绿驰离自己的上坡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豪言壮语给大众描绘的美好蓝图,也每每都是“只听雷声响,不见雨下来”。若想打场漂亮的翻身仗,除了营销手段外,提升自身资质、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十分必要,做好产品研发以推出实力强悍的车型更是重中之重,毕竟用户的体验和支持才是销量和品牌的保证。那么作为5G和车联网研发专家的何超的加盟能给绿驰带来新的转机吗?我们拭目7万级精品电动小车 欧拉R1亲子版打造中国家庭“驭娃神器”以待。
更多精彩请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