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氢云链 |
8月17日上午在南京,茂名市政府与东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金辉新材料股权投资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东华能源会同金辉等投资方,在茂名滨海新区建设丙烷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世界级绿色化工和氢能源产业园。8月18日,东华能源也发布了关于与茂名市签署合作协议的公告,宣布了与茂名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东华能源公告,双方将以绿色化工为基础,联合打造大湾区氢能源产业链。合作的项目将分期进行,相关投资方拟通过自有资金、发起成立产业基金以及银团贷款等方式投资建设丙烷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撬动新能源及新材料下游产业链。项目初步计划选址于广东茂名滨海新区吉达港区后方(位于茂名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 目前茂名国家高新区内已经建立氢能产业基地,已有中氢科技等氢能企业入驻。项目建成后,项目所在地茂名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化工和氢能 产业园将成为规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氢能产业园。
根据公告,茂名市人民政府将确保启动项目为排他性的龙头项目,在茂名地区内不再引进同类装置;协调支持东华能源在茂名市及周边地区、珠三角的各地市建设加氢站,打造珠三角、大湾区氢能源走廊;协助东华能源取得相关的规划、土地和审批手续等,积极推进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营等。
东华能源表示,茂名市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于新材料开发,新能源汽车和氢能利用三大领域进行,公司的产业方向和茂名市的发展方向完全一致。通过合作,可结合公司丙烷脱氢副产的大量优质氢气,在氢气应用的领域寻求突破和主体的支撑,形成全产业链。此前东华能源的氢能产业布局多在长三角领域,此次南下茂名,在长三角、珠三角两大氢能产业聚集地进行产业布局,其在氢能产业上的信心可见一斑。茂名是华南地区乃至中国最大的石化基地之一,如今茂名将借力氢能产业,实现从石化能源转型绿色产业的转型。茂名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自由贸易区三大国家战略连接的几何中心位置,户籍人口已超过800万,以茂名为圆心、200公里半径范围内人口约为5000万,加之海南省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全岛使用新能源汽车,未来茂名及其周边区域氢能源汽车需求量极大,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在产业基础上,茂名聚集了中国石化、德国巴斯夫、法国液化空气、日本阪田油墨、佳化化学、奥克化学、鲁华化工等一大批知名化工企业,拥有良好的化工产业基础和大量的高技术人才,从制氢、储氢装备制造到管输系统,相关基础配套十分完善。其中,仅茂名石化一年产氢量就达到80多万吨,年化工副产氢气量超过7万吨,产氢成本低。充裕的氢气资源成为了茂名发展氢能产业的比较优势。茂名氢能产业基地规划选址位于茂名国家高新区西南片区,规划面积约5000亩,其中,氢电池生产项目43亩、氢能源车整车生产基地首期占地约800亩(预留1200亩)、氢能研究中心约15亩、汽车零配件产业园约2000亩。今年3月22日,中能源氢能科技(茂名)有限公司氢能源产业基地启动仪式、氢能源产业化高新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茂名高新区举行,标志着茂名的氢能产业正式起步。同时,茂名正积极接洽奇瑞新能源汽车,争取投产新能源汽车项目。东华能源的加入,进一步完善了茂名在制氢、加氢站建设环节的布局,也开启了茂名从传统石油化工向轻型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链转型的新起点。此前,东华能源建立了江苏省内首座商业化加氢站,东华能源在氢气制备、加氢站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将大大有利于茂名地区的氢能产业建设。进一步的,茂名与东华能源的合作,将大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氢能产业建设,进一步构建珠三角氢能网络体系。目前珠三角氢能产业建设主要集中在佛山地区,茂名地区氢能产业的建立,扩大了了珠三角地区氢能产业的范围,增加了珠三角地区在氢能产业赛道上的竞争实力。随着广州、深圳等地逐步加快氢能产业的发展建设,珠三角建立氢能走廊的条件已日渐成熟,珠三角氢能联盟的建立指日可待。
编辑:陈丹 校对:杨东川 审核:杨东川
来源:氢云链整理
注:文内信息仅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
![]()
欢迎扫码加入氢云链交流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