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早,一篇名为《国六之后有国七 排放监管越来越严》的文章刷爆了圈哥的朋友圈。其中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在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六届三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倪红发表主题为《移动源排放法规发展状况和趋势》的报告,她表示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是未来监管需要考虑的问题,国六标准之后还会有国七,排放监管会越来越严......
文章一出,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但更多的还是伴随着吐嘈声。像“本来想买车的,等到国七发布再买吧”、“之后是不是还有国八、国九、国一百”......之类的调侃言论比比皆是。
7月1日,全国多地已经提前实施了国六标准。目前,国六标准分为两个阶段实施,分别是“国六a”和“国六b”。其中,“国六a”阶段(2019年7月1日-2021年7月1日)的排放标准略严于欧洲现行排放标准限值水平,比美国现行排放标准限值宽松。但到“国六b”阶段(2021年7月1日-2023年7月1日),排放标准与美国相当,可以说届时“国六”将成为世界上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之一。
据《车壹圈》了解,截至目前,中国汽车排放标准已经升级了6次,基本上按照每3年一升的存续周期,已经赶超了欧美国家对汽车的排放标准要求,排放标准升级空间也被大幅收窄。按照目前“国六b”阶段的普及还需要5年的时间,以及后续每3年一升的周期来推算,“国六”至少还有8年的存活期。而8年之后,估计已经买不到燃油车了,所以在圈哥个人看来,国七出现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当然,不排除出于环保的需要,国七提前实施。
天有不测风云,如果国七来了,刚买没多久的国六会受到影响么?答案是肯定的。和此前国五升国六一样,国七实施之后,那就意味着“国六不能上牌、国五不能外迁、国四只能卖废铁”。
当然,如果国七来了,按照政策规定,国六车型并不意味着就禁售了,只是说限迁、限上牌而已。说到这,估计很多小伙伴们都郁闷了,好不容易买个新车,没过几年就“淘汰”了,干脆买个电动车得了。
既然燃油车这么不靠谱,那电动车就是未来么?在圈哥个人看来,这个还真不一定!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两大阵营,一个是纯电动车,另一个就是氢能源汽车。
大家都知道,现阶段我国的电力供应主要还是依靠火力发电。而火力发电的燃料来源还是以煤居多,这样一来还是避免不了对大气污染。并且,报废后的电池难以处理,对环境的污染更大,所以说电动车其实并没有如厂家宣传的那么环保。再加上近期,电动车自燃事件频频爆出,不得不让消费者对电动车的安全性产生忌惮。
反观氢能源汽车,补充燃料的方式就是去加氢站花三五分钟的时间把氢气充满即可,并且氢气与燃料电池产生化学反应释放电能的时候,产生的唯一排放物就是水,十分环保。此外,氢燃料电池在目前技术下能达到三十年的使用寿命,不会像传统的三元锂电一样用到两三年就开始损耗,消费者也无需担心更换电池的问题。至于安全问题,其实在国外氢燃料电池早已应用到汽车上了,像本田、现代部分车型都有搭载,也没听说过出了啥事故,安全性也很有保障。
而目前氢能源汽车之所以未能向电动车一样普及,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氢气的生产和运输成本问题。目前,商品液化氢每升的价格比95号汽油还贵,再加上国内目前加氢站数量少,买了氢燃料车也将面临无氢可加的窘境。当然,随着氢燃料的不断开发,相关产业形成集群,液态氢的价格也会逐步降低,届时氢燃料车取代纯电和混动也说不一定。
总的来说,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燃油车将会被慢慢淘汰,而排放标准的越发严苛,正是新能源车逐步取代燃油车的必然过程。在电动汽车VS氢能源汽车的比拼中,最终谁才会成为市场的宠儿,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