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些办卡“潜规则”
受益于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政策的推动,办理ETC卡成为各大银行、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机构纷纷争抢的市场。有银行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员工每月都有ETC业务指标,上小区和停车场推销或发广告霸屏朋友圈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时间,就连支付宝和微信等移动支付巨头也纷纷增添ETC小程序,喊出“足不出户,免费线上办理”等口号。
不过,多家银行和支付机构标注的“免费办理”并非毫无前提。比如,办理ETC卡的车主需要申请信用卡或者冻结储蓄卡中的部分资金。
此外,琳琅满目的办卡套餐中也暗藏一些“潜规则”。一些不选信用卡而选择绑定储蓄卡的车主需保证账户中有500到1000元不等的保证金,只有在注销ETC设备时,其保证金才得以退还。通常,银行赠送的ETC设备存在一定的使用期限规定,若车主在此期间注销ETC设备,还需补偿几百元不等的设备损耗费。
之所以有各种办卡猫腻,这与迅速被激活的ETC市场不无关系。日前交通运输部宣布,从2020年1月1日起,ETC单卡用户(未安装车载装置的ETC用户)不再享受原则上不小于5%的车辆通行费基本优惠政策。交通运输部公路表示此举是为鼓励ETC使用,提高通行效率,同时降低高速公路运营成本。
早在今年5月28日,国家发改委、交通部印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要求到2019年年底全国ETC用户数量需突破1.8亿,ETC使用率达到90%以上,以保证路网运行通畅。若要完成目标,2019年的下半年ETC用户还需增长8000万。
随着ETC的普及,将大大方便人们出行,但规范使用和提高安全性同样重要。